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日本政府31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了一項農業政策指導方針,核心內容包括到2030年度將以熱量為基準的糧食自給率目標,從2018年度的37%提升至45%。
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導致糧食恐慌,越南財政部近期宣布,將儲備27萬噸稻米,停止簽署新的稻米出口合同,以確保能在全球冠狀病毒疫情引發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保證糧食供應。
隨后哈薩斯坦,塞爾維亞,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幾個國家,也相繼減少禁止了小麥,白糖,葵花油,馬鈴薯等農產品出口。媒體稱,糧食緊張的恐慌貌似已經開始蔓延在亞洲上空。
而日本內閣會議31日敲定了作為農業政策指導方針的“糧食?農業?農村基本計劃”,決定將以熱量為基準的糧食自給率目標,從2018年度的37%提升至2030年的45%。
日本農業基本計劃一般每5年修訂一次,是提出未來10年期間日本農業政策方向性的政府指導方針。
而此次對2030年度45%的自給率目標,基本維持了截至2025年度現行計劃中的設定,但目標實現時間向后推遲了5年,因目標實現有些困難——日本飲食生活西洋化以及人們遠離大米導致2018年度自給率下降至37%,擴大本國產品消費和提振供給體制成為日本當務之急。
另外,該指導方針中設定2030年度以生產量為基準的自給率目標為75%,高于2018年度實際數據66%。
基本計劃中寫入,為提升自給率,將增加面向需求堅挺的在外就餐和熟食的切配蔬菜生產工廠,并轉而耕作進口依賴度較高的小麥與大豆。
提高農戶收入
雖然疫情之下,多國減少了糧食出口。但日本為維持國內農業的生產基礎,從長遠角度將提高農戶收入定位為重要課題,力爭大幅擴大農產品與食品出口。
日本政府提出到2030年,將農林水產品與食品出口擴大至超過目前5倍的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64億元)目標。
然而2019年出口額僅為9121億日元,較上年僅增加0.6%,未能達成政府的1萬億日元目標。
農林水產省將于4月1日成立作為今后指揮部的——“農林水產品和食品出口總部”,力爭達成5萬億日元的出口新目標,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世界經濟減速,當前出口難以增長的狀況預計將持續,也可能將不得不對戰略進行根本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