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2023年9月28日,深圳市南山區蛇口街道創建健康街道行動之“老年肌少癥免費篩查”項目走進了海昌社區,為數十位長者開展了系統篩查。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由蛇口醫院康復科醫生提供的專業服務,這對于小區的老人們來說還是第一次。自今年7月以來,這項活動已經陸續走進了蛇口街道的8個“小區長者服務示范點”。
在深圳灣社區的鴻威海怡灣畔小區,由養老運營方招商蛇口旗下招商觀頤派出的區域養老督導、社工師張國珍,與社區專職社工謝鑫瑩、小區黨委書記阮湘雄一起,到小區長者家中探訪并進行首次建檔。李叔叔今年89歲,符合“高齡空巢獨居”建檔服務對象的特征,三人小組此次上門,首先為長者排查了家中的安全隱患,隨后,養老督導以《蛇口街道健康養老護照》為基礎向李叔叔詳細介紹了街道的各項為老服務措施。”面對李叔叔的迫切需求,探訪小組當場就協助老人完成了報名。
2021年12月,蛇口街道在全市率先啟動健康街道創建三年行動計劃,把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今年3月9日,蛇口街道發布深圳首個街道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蛇口街道小區長者服務示范點建設是在方案指導下實施的具體行動之一。
前期,示范點建設從硬件改造著手,讓為老服務“有場地、有設施”。由社區黨委牽頭,聯系物業管理處和業委會,利用小區內公共活動空間,借助民微經費配置助老設備,完善站點服務設施,讓小區適老化空間“看得見、坐得下”。
同時,多方力量組建為老服務團隊,讓為老服務“有人員”。在蛇口街道和各社區的大力支持下,各小區由社區社工、網格、小區黨員志愿者、物業管理處養老專員、養老服務運營方等組成專兼職團隊,并通過溝通交流融合,根據小區特點,制定出一套適合本小區的《“1+1+N”長者服務點工作手冊》,
服務點的實質是“有服務”。各站點投入使用后,小區養老服務運營方通過上門探訪,對所在小區的長者進行建檔并分級分類提供服務,在服務點定期開展集體活動,針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為其鏈接各類為老服務資源和公益項目,包括義診、義剪、家政服務、助浴服務等……為小區長者居民送上實實在在、普惠放心的服務。
“探索一個模式、培育三支隊伍、實施六大行動”,接下來3年,蛇口街道將依據工作方案狠抓落實,堅持精準摸排,問題導向;多方聯動,點面結合;及時總結,不斷優化;到2025年全面形成蛇口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使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更加有效,養老人才隊伍持續壯大,養老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建立完善“一刻鐘養老圈”,讓老年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