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慎毅
春節即將到來,互聯網巨頭的紅包大戰也愈演愈烈。除傳統支付巨頭之外,百度、抖音、快手也紛紛一擲千金,一時間好不熱鬧。對此,有行業人士一針見血指出:“羊毛出在羊身上?!本揞^發出的紅包,最終還是普通用戶埋單。
為何這樣說?看看各家玩法就明白了:拼多多分28億元紅包以拉好友為主,用戶需要和朋友拼紅包人數,而且滿20元方可提現,提現收取20%手續費,且還得在每周日前提現,逾期將會清零;百度5億團圓紅包則是鼓勵拉新,用戶需要邀請到2個人才能參與分錢;在快手搶紅包,需要成功通過7個關卡,用戶只能去找身邊還未注冊快手的用戶……
也就是說,要想搶互聯網大廠紅包,你需要有一大幫“朋友”,并愿意把他們“賣”出去。你不惜得罪朋友,浪費時間,最后搶到的紅包可能就是幾分錢、幾毛錢,或者再多一點就是幾塊錢。圖清靜行不行?好像也不行。會不斷有人邀請你,大過年的,拒絕吧,好像不夠意思,接受邀請吧,這種鋪天蓋地的騷擾根本受不了。即使春節過去,掌握了你的信息的商家又會開始給你推送廣告,而這樣的騷擾可能會持續到下一個春節。
從2014年開始,手機上的紅包成了每年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一項節目。春節紅包大戰發展到第八個年頭,已經從當初簡單的“點一點”“搖一搖”發展到“邀一邀”“流一流”,從原來的回報用戶,變成了收割用戶流量。在這個過程中,用戶的隱私信息是否有安全隱患,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互聯網巨頭們也沒有做出相應承諾。
當硝煙散去,當用戶發現自己隱私泄露,“春節搶紅包,一年全騷擾”,卻不知道找誰或者去哪里討個說法,實在是莫大的諷刺。從這個意義上說,監管部門似乎有必要管一管。
【作者】 丁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