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上游的鋼廠不按合同履約,在漲價時期不履行原低價合同,使佛山不銹鋼企業蒙受損失,并且牽一發動全身,生產加工環節的企業也因此受到影響?!苯?,在佛山舉行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訪談活動上,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執行會長林澤榆透露了近來發生在不銹鋼行業的不合理交易行為。
針對此事,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此前發文表示,自年前不銹鋼坯料(未加工原料)價格上漲持續到2月底,對于年前年后幾千塊一噸的差價,某些鋼廠遲遲不履行年前低價合同,還出現把現貨資源高價賣、高低價搭配交貨、延交合同,甚至更改協議等行為。這使得中游的鋼廠代理商、貿易商及大型終端用戶們則深受其害。
佛山市誠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偉健表示,去年底,公司通過一家貿易公司向江蘇某不銹鋼廠以期貨模式采購了一批不銹鋼材,總量超過1萬噸,合同約定于今年1月至3月交貨,同時,誠德向對方交了高達5000萬元的保證金。
“雙方簽訂合同后的,不銹鋼坯料價格開始持續走高,價格最高時比簽訂合同時高了3000元/噸。今年前三個月的期貨合同對方都未能按合同交付,至今,1月份僅交付了20%的貨,3月份僅交付了10%的貨,均遠遠未達到雙方約定的交貨量?!编噦ソ≌f。
鄧偉健稱,為了不影響誠德與下游加工企業的合同,公司如今需要在市場上購買高價現貨,并按合同低價賣給下游加工企業。并且,按照約定,合同完成比例達到80%鋼廠才會退回保證金,合同交付時間越長,保證金被占用的時間也越長,期間不能產生任何收益,造成的資金虧損也越大。
根據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提交給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份函顯示,佛山已有7家不銹鋼相關企業反映受到影響,其中,大部分企業的1月合同量只交付了約10%。
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指出,上游不銹鋼廠不交貨的行為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中游群體無貨,進而使得下游也無法保障正產生產,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整個不銹鋼行業市場混亂無序,破壞了市場交易規則,影響了市場正常的公平競爭秩序和健康有序發展。
資料顯示,廣東是不銹鋼消費大省,也國內不銹鋼材料凈輸入的重點區域,而佛山憑借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發展成全國最大的民營不銹鋼集散地,不銹鋼深加工和貿易行業發達。但是佛山缺乏產業鏈上游的不銹鋼粗鋼生產商,此類鋼廠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港口城市。
由于終端市場龐大,全國各大不銹鋼廠將佛山作為發展布局的重要市場。根據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統計,佛山不銹鋼年加工流通量在700到800萬噸之間,而去年中國不銹鋼粗鋼產能約為3000萬噸,佛山的市場地位舉足輕重。
值得一提的是,不銹鋼產業上下游的集聚程度有較大差別。處于下游環節的深加工、貿易行業很分散,定制化程度高;但是上游主導粗鋼生產的行業,集聚度非常高,行業前十的鋼廠合計占據市場份額的81%,并且集中度還在進一步提高。
林澤榆表示,隨著上游的不銹鋼廠份額逐年遞增,鋼廠的話語權也在提升,以往類似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斑@次有企業向協會反映情況后,協會也即時跟進發聲,并且跟相關鋼廠銷售負責人、委托供貨商進行協調,但協調效果甚微?!绷譂捎苷f。
廣東省不銹鋼材料與制品協會表示,鋼廠按照合同約定及時供貨,不僅能夠加速客戶的資金周轉,降低他們的交易成本,也避免了市場變化的風險,希望上游鋼廠從社會責任出發,帶頭在不銹鋼市場競爭中切實做到守合同、重信用,上下游企業以實際行動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南方日報記者 林東云 華聲宇 葉潔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