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因病離世。
雙星隕落,舉國哀悼。
“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薄凹词褂幸惶?,倒在手術室里,也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薄瓋晌幌壬湃チ耍切┵|樸然而滾燙的話語還依稀回蕩在耳畔。
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用畢生精力去實現自己和所有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共同心愿——消除饑餓,遠離病痛。他們擁有最普通的農民和醫生的形象,一個耕耘在田間,一個堅守在手術臺前,卻又因其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與奉獻而極不平凡。
二人一朝離去,我們失去了兩位可親可敬的尊長,學界失去了兩位先行者與領路人,共和國失去了兩位俠之大者。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兩位先生雖然故去,留下的印記仍將長存世間,熠熠生輝——袁隆平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幾度改良水稻品種提高畝產,使中國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面積養活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徹底消除國際上“誰來養活中國”的疑問,為世界人口饑餓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吳孟超從醫七十多年,完成1.6萬多臺重大肝臟手術,自主創新30多項重大醫學成果,使我國肝臟疾病診療技術從一片空白逐步提升至世界領先水平,如今我國肝膽外科的專家中,八成以上都是他的學生……為人民利益付出心血的人,人們會永遠記得。
前路仍在,我輩當勉。
兩位先生離世的消息公布后,長沙市民自發冒雨送別遺體,無數人在網上點燃蠟燭寄托哀思。有人留言說,想告訴袁爺爺她今天中午有乖乖把飯吃完,獲得很多網友點贊。
是的,今天我們哀悼他們,除了表達情緒,更要在行動上珍視他們的勞動成果,將他們“醫食無憂”的事業不斷發展下去,把他們對科學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對國家與人民深沉的愛意一一繼承,在農業、醫療以及其他領域發揚光大。
記住“知識是基礎,汗水要實踐,靈感是思想火花”,記住“醫藥是有時窮盡的,唯有不竭的愛能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
二位先生千古。
文|王梓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