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鄉村像景區’為目標,打造鄉村振興‘3.0版’,目前村里規劃的‘一脈一環六區’正在全面鋪開,村里還引進了六大優質產業,相信接下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近日,筆者走訪河源市東源縣燈塔鎮梨園村,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魏其才信心滿懷地說。
近年來,梨園村以“鄉村像景區”為目標,科學編制《梨園村美麗鄉村設計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設。村集體收入從2017年的4.4萬元增加到2020年的2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7年的8973元增加到2020年的1.39萬元。
鄉村要振興,關鍵在產業。近年來,梨園村立足自身土地資源優勢,積極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引進企業發展綠色產業,以藍莓為主導產業,蔬菜、葡萄、“南藥”等為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同時,按照《方案》規劃“一脈一環六區”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目前,該村已引進藍莓種植基地、群蜂綠鄉農莊、葡萄園、蔬菜基地、“南藥”種植等五大優質農業產業和石料廠項目。
離梨園村村委會不遠處,便是40畝的葡萄園和500畝的蔬菜基地。在葡萄園工作了5年的村民賴宜嬌說,她的日常工作是摘葡萄、除草、施肥等,每個月能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資,還可以兼顧家中農活,照顧家人?!白约耗昙o大了,進城找工作難,能夠在家門口就業,而且還是從事農活,做得踏實且開心?!?賴宜嬌說。
魏其才介紹,葡萄園投資總額80多萬元,目前產量6萬斤/年,用工高峰期有15人,基本都是本村村民。蔬菜基地目前產量每畝達4000—6000斤,可帶動約20名村民就業。
“等‘四季花?!汀纤帯N植兩個項目建成后,再加上已有的葡萄園、蔬菜基地,可以解決4000多人的就業問題,意味著梨園村所有村民都可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魏其才說。
目前,建設面積達2000畝的藍莓種植基地也在加快建設當中,該基地以“公司+基地+加工+電商+農戶”模式,結合體驗式鄉村旅游,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其中2020年已完成第一期500畝示范基地建設。
如今,走進梨園村,寬闊的柏油路村道、新建的農村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刷新著村容村貌,村里引進的各種現代農業項目也一一展現于眼前,讓人看到一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
■名詞解釋
一脈一環六區
指梨園花溪景觀脈道、美麗鄉村宜居風情景觀環、旅游集散服務區、特色農業種植區、田園牧歌風光區、花果山四季果園區、牛峙山登山運動區、石陂徑水上休閑區。
南方日報記者 黃敏立
通訊員 李成東 藍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