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辰
“保安停職,但不構成違法犯罪,軌交集團7人被處理?!眲倓?,西安市公安局、紀委監委通報“地鐵保安拖拽女子”處理結果。昨日叮咚快評>>女子被保安暴力拖拽,西安地鐵回應不能語焉不詳
然而,處理結果未能平息眾怒。當眾讓女子衣不蔽體的保安沒有道歉,外包安保公司一出事就溜煙,涉事保安是誰家員工至今還是個謎。負有主要責任的安保方、地鐵方,攥著完整的視頻錄像,事情真相明明一看便知,偏要推諉卸責。
官方通報后不吭不響,道歉真的這么難?
還原事發場景:女子接打電話聲音較大,對面乘客提醒其注意言行,兩人發生口角并引發輕微肢體沖突。保安陳某某要求兩人下車進行處理,女子拒絕下車并持續大聲吵鬧,陳某某便強行拉拽將其拖離車廂。
或許,我們更應該思考,解決乘客沖突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保安處置為何會如此越界?旁觀者不僅沒有站出來制止,還有“熱心乘客”一起將女子“帶離”車廂?情境力量對個人行為的影響不可低估。旁觀者的無動于衷,無疑是一種慫恿與默許,讓保安和“熱心乘客”更加堅信自己行為合理性。
人們的憤怒與無力感來源于此。女子整理好衣服,未再與他人發生爭執,從丈八北路站自行離開時,該是何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