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崔征)1月9日,“同行五載守初心,攜手再擔新使命”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專題交流會暨南海區社會服務聯會第二屆第三次會員大會在千燈湖創投小鎮舉行。在南海區委政法委的指導下,各區、鎮(街道)政府職能部門、基層社會組織、社會服務機構及基金會代表等近200人,一起聚焦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回望南海區社會治理創新實踐路徑,共商社會治理現代化發展舉措,攜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社會治理資源平臺啟動 助力社會治理現代化
網益家園的潘泳珊是一家新注冊社會服務機構的總干事,她本人并非社工專業出身,只是因為做公益而入了行。在2018年機構剛成立的時候,她一直想要為機構找個創新項目,但很難找到合作方。而在另一邊,文明辦也在犯愁,之前找了個機構合作,但是不太理想,想換一個機構合作,卻又不知道那個機構好,擅長什么領域……
為凝聚黨政和社會力量共同解決社會治理難題,為南海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創新提供增添新載體,大會現場啟動全市首個社會治理資源鏈接中心。該中心以線上資源樞紐平臺方式運營,將匯聚各區、鎮(街道)政府職能部門及社會組織在推動社會治理進程中可供給資源和需求信息,通過信息發布、需求收集、資源對接、精準匹配,為區、鎮(街道)、村(社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鏈接社會服務機構及支持性社會服務資源,包括調查研究、能力建設、評估評審等;為區內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場地借用、政策法規獲取、宣傳包裝服務、組織運營咨詢、社區規劃支持、社會治理跨界人才推薦及愛心商家合作等。
啟動現場看到在供需信息收集區,參加者現場可以填寫信息卡投放,供社會治理資源中心信息收集用。據介紹,南海區社會服務聯會(以下簡稱“南海社聯”)將對信息進行分類分析,為資源提供方提供服務推廣、交流合作等平臺機會,為資源需求方提供調查研究、組織運營、社區規劃、宣傳包裝、跨界人才等需求精準對接的機會。目前已經有16家政府部門提供了需求信息,已經有138家機構入駐了平臺準備承接需求。
發揮樞紐作用 五大中心推動社會治理發展
2019年是南海社聯的第5個年頭,作為區內樞紐型行業協會,在新的社會形勢下,南海社聯堅守推動社會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系統化、多元化發展的初心,勇于承擔凝聚行業發展力量、建立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新使命。過往一年深挖區內基層治理人才的能力提升需求,主力打造社會治理多元主體的人才能力培養體系,承接區委政法委委托的社會動員講師團、社區規劃師、試點社區培育等社區治理培育項目,助力社區基層組織和一線人才的共治能力和專業能力,目前已經培育社會治理人才約100人;同時引入職業社區規劃師、文化工作者、藝術工作者等專業力量參與社區建設和治理中,回應社區在社區參與、社區自治、社區問題解決等方面不同層次的發展需求,力推整合社會資源、提升社區資本。
會上,南海社聯會長黎玉婷在年度工作報告提到,在黨建引領下,南海社聯五大中心發展各有突破性發展,理念和路徑更加精準。資源中心助力基層治理創新,實現政社、政商之間深度有效合作;培訓中心回應社區治理人才成長需要,打造社會治理人才培訓品牌;評估中心助推多元主體形成社會治理合力,健全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研究中心深入基層,重點研究政社互動背景下專業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著重發揮社工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會員中心開通服務網站,助展社會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的影響力。
精準發力 黨建引領專業力量協同社會治理
會上,中共佛山市南海區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李炬昆分享了2020年南海區社會治理創新將要重點探索的領域方向,即“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和“新市民融合”,期待2020年各級部門和社會組織能以問題導向,合力破題,扎實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大會回應社會治理創新的兩大服務領域方向,邀請多位本土資深社會治理從業者分享經驗及案例?,F場有由廣東省百川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鄭浩平分享南海區流動兒童調研報告,由大瀝鎮瀝雄社區兩委干部吳鷹祥分享新型住宅小區綜合治理案例,由佛山市北達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副總干事張綺瑩分享非戶籍人口融入服務案例。從他們總結的探索經驗和提煉的機制模式中,可見基層各方正結合本土實況和問題,運用專業服務技術力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整體性、協同性和精準性。
大會當日還設立三個平行交流會,分別從政策、實務和資源三個維度,從近100個社會服務、社會治理主題或案例中精選7個分享內容,多方聚力,與在場與會者共同探討本土社會治理多元發展之道。
2020年,南海社聯將持續與近150個會員單位并肩發展,堅持黨建引領,以問題為導向、以實效為目標,聚焦社會治理創新,五大中心化運作共同合力,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助力南海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平行交流會信息】
平行交流會一:社會組織協同社會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政策資源、服務定位、協同治理
政府職能部門代表:南海區委政法委政法宣傳和創新科、南海社聯監事長蔡杏賢,對政府財政資金購買服務的作問題分析和提出對策建議,從社會服務機構角度解述如何理解政策導向,回應績效要求,為精準呈現服務內容及成效提供原則性建議。
社會組織代表:佛山市南海區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總監鄭玉棠結合社會服務機構發展經驗,分享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組織如何從頂層設計層面,協同黨委政府契合社會治理導向轉型升級發展。運用政策資源,找準服務定位,更好地協同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提供精準化、精細化的服務。
平行交流會二:創新社會治理的實務路徑探索
關鍵詞:服務創新 路徑有效 成效可見
城市社區服務代表:佛山市南海區陽光家庭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李光英以桂城街道尖東社區為例,分享社區劇場視角下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案例,以社區熱議話題為元素展開創舞臺劇場表演形式,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共建。
農村社區服務代表:佛山市南海區大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劉家儀以獅山鎮璜溪村為例,分享古村文化營造及自組織培育,通過村民編寫口述史書、創建村史館、培育導賞團隊、開發可持續發展的特色體驗游等培育關注和解決村內文化問題的內生力量。
新生力量培育代表:佛山市惠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潘婉兒以丹灶鎮融愛有為兒童空間項目為例,分享組建兒童自組織“豆丁觀察員”參與社區治理服務思路、自組織培育路徑、服務成效。
平行交流會三:社會治理資源聯動
關鍵詞:資源撬動 多元主體 持續發展
南海區菠蘿救援服務中心總經理王治勇以“社會組織如何自我造血”為題,分享組織發展定位,堅守服務理念;從良性資源聯動,實現互助共贏;從規范組織管理,增進服務價值。
佛山市聯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嘉怡社區黨委、黃岐派出所、黃岐中心小學以“個案管理模式--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專業角色與多方資源聯動”為題,分享司法、教育、社區、社會工作者等角色之間如何建立互信,打破行政壁壘,實現資源聯動和專業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