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尾漫步公園、廣場、社區,無論是晨曦微露,還是晚霞夕照,散步休閑、鍛煉健身的人群永遠是城市最具活力的亮麗風景。今年以來,汕尾圍繞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開展以及青少年體育人才培養等工作,堅持開拓創新、穩中求進,全面推進全市體育工作深入開展。
重視苗子培養 優化競訓環境??
競技體育捷報頻傳
8月17日,2020廣東省“中國體育彩票”青少年男子籃球錦標賽圓滿落下帷幕,來自廣州、深圳、珠海等全省18個地市的30支隊伍一決高下,經過7天激烈角逐,汕尾代表隊獲得男子乙組第1名和男子甲組第8名的好成績。據了解,此次廣東省青少年錦標賽,汕尾共囊獲5枚金牌,包括男子籃球金牌1枚、女子摔跤自由式金牌1枚、體操跳馬金牌1枚和皮劃艇金牌2枚。
這些令人振奮的成績背后,是汕尾重視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結果。近年來,汕尾堅持科學發展與改革創新相結合,積極創新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向運動員傾斜,努力提高科學訓練水平,依托全市5所省傳統項目學校、5所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所足球訓練基地和棋類、網球、跆拳道等協會,利用課余或寒暑假開展籃球、排球、羽毛球、跳繩、田徑、圍棋、網球、足球、跆拳道等體育賽事活動和培訓班,著力培養全市青少年的體育運動興趣及體育技能,帶動引導一批參與日常健身的青少年加入專業訓練,建立起青少年體育人才儲備。
汕尾紅海灣是著名的帆船帆板訓練基地。為促進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競技水平,汕尾投入130余萬元用于帆船帆板運動隊及水上運動隊訓練比賽場地建設、維修保養,生活設施改善和訓練器材裝備購置,大大改善了運動員的訓練、生活環境。
完善基礎設施 健全服務網絡??
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每年的8月8日是全國“全民健身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汕尾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條件下,創新活動組織形式,由以往大規模群眾聚集性活動向小規模、分散型、個性化活動轉變,組織開展了環品清湖騎行、青少年“陽光體育”五人制足球賽、籃球賽、網球賽、廣場舞和工間操展演等活動,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
大轉輪、腰背按摩器、太極推柔器、雙人漫步機、曲臂支撐訓練器……在汕尾市城區香洲街道后徑社區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十幾件嶄新的健身器材排列其間?!凹议T口安裝了健身器材,以后鍛煉身體就更方便了!”住在后徑社區的王阿姨高興地說。
疫情給人們上了沉重的一課,健康意識的改變帶來的必然是健身需求的增長。為加快補齊運動場地設施短板,今年,配套村(社區)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被列入汕尾市人民政府十件民生實事。汕尾計劃投資1000萬元采購400套健身器材,在年底前完成全市400個行政村(社區)體育建設器材配建工作,滿足更多群眾就近就便健身的需求。
據統計,截至8月底,陸河縣30個任務量和華僑管理區5個任務量都已完成配建任務,城區50個任務量已完成45個;海豐100個任務量、陸豐市200個任務量和紅海灣15個任務量都已完成招標采購工作,正在進行安裝。
與此同時,汕尾市級各類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工作也在有序開展,汕尾市體育館、體育中心、全民健身廣場、游泳池等市級公共體育場館均實行部分時段免費或低收費開放。4月25日,“粵省事·汕尾版”在全省率先上線了“體育場館查詢”功能,市民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可以查找到離家最近、最適合自己的體育場館進行體育鍛煉,后續還將增加體育場館線上預訂和繳費等功能。
南方日報記者 陳欣欣 南小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