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廣東省政府網站對外發布《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通過3年左右的探索實踐,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高地,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力爭突破6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50%。
《方案》以系統布局、統籌推進,先行先試、率先發展,數據驅動、激發活力,技術引領、搶占高地,深度融合、助推轉型為五大原則,提出了廣東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3年“路線圖”,到2022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5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1.4萬億元,5G基站、窄帶物聯網基站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全省一體化、智能化、綠色化數據中心集群初步建成。
為完成上述目標,《方案》制定了六大重點任務。任務一,建設數字經濟新型基礎設施全國標桿,包括加速形成高速、泛在、融合的基礎網絡設施,打造協同高效的計算存儲設施集群,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等內容,到2022年全省累計建成5G基站達22萬個,建成珠三角5G寬帶城市群,實現粵東粵西粵北城市、縣城及中心鎮鎮區5G網絡覆蓋。
任務二,率先形成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機制,廣東將圍繞培育建立數據要素市場、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打造數據要素流通順暢的數字大灣區等方面發力,到2022年將建5個主題庫和7個專題庫,匯聚數據超過200億條。
任務三,打造數字經濟創新高地,廣東要構建高水平創新基礎設施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建設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通用信息技術生態體系,提升關鍵基礎產業發展水平,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領域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16萬件。
任務四,特色引領推動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廣東將強化智能制造高端供給,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5萬家以上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實施軟硬一體的數字化改造。
任務五,高質量推動 “智慧廣東”建設,包括“數字政府”、大灣區新型智慧城市群、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方面,都是廣東重點發力方向。
任務六,打造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先導示范區,促進創新要素國際高效流動,進一步壯大數字貿易,將廣東打造成數字絲綢之路的核心戰略樞紐。
與此同時,《方案》還從組織協調、財政金融支持、協同治理、人才資源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記者】李鳳祥 實習生 文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