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在珠海市斗門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上,人大代表用投票表決的方式,從12個候選項目中選出了今年的十件民生實事。
珠海斗門十件民生實事出爐,你更pick哪一件?
1、新建和升級改造10個公園
在井岸鎮、白蕉鎮和白藤街道新建和升級改造8個社區公園,在井岸尖峰南片區的醒獅涌北側道路旁新建圣獅公園,以及推進黃楊河濕地公園二期工程項目建設。
2、啟動市第二中醫院門急診醫技樓、區婦幼保健院新院(一期)和骨傷專科醫院項目等3個基層醫療設施建設
珠海市第二中醫院(斗門區僑立中醫院)門急診醫技樓工程項目總投資32282.81萬元,總建設面積為39762平方米,項目建成后較原編制床位(399床)增加401床,計劃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斗門區婦幼保健院新院工程項目(一期)總投資36102.24萬元,總建筑面積43600平方米,項目建成后較原編制床位(50床)增加250床,計劃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骨傷??漆t院工程項目總投資約45000萬元,總建筑面積約48000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350個床位,地下停車位400個,計劃202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3、推進一批“民生微實事”項目建設
有關說明:以基層民生需求為導向,快速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切實提升民生質量、增進民生福祉,夯實基層基礎,用實實在在的舉措切實打通宣傳、教育、關心、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完成一批群眾關注度高、受益面廣,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群眾熱切希望解決的惠民小項目,含服務類、貨物類和工程類三種類型。
4、新建2所學校、4所公辦幼兒園
新建西湖學校工程位于白藤七路南側,占地面積51555平方米,為九年一貫制特色學校,辦學規模48個教學班,可提供2280個學位。新建博雅中學工程(一期)項目位于禾益圍,占地總面積41571.58平方米,辦學規模18個教學班,可提供900個學位。2所學校計劃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建奧園天成美景小區配套幼兒園辦學規模7個教學班,可提供210個學位。新建中鐵湖心公館小區配套幼兒園辦學規模18個教學班,可提供540個學位。2所公辦幼兒園計劃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新建赤坎幼兒園辦學規模15個教學班,可提供450個學位。新建濠沖幼兒園辦學規模15個教學班,可提供450個學位。2所公辦幼兒園計劃202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5、建設12條區級樣板村
推進第二批12條區級樣板村建設,每條樣板村擬投入2000萬元,主要用于村內道路提升、農污治理、三線整治、景觀打造、風貌提升等。
6、建設30座黨群服務中心
有關說明:推進第二批30座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每座擬投入300萬元,整合公共服務辦事大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活動中心、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綜治維穩中心等“六大中心”功能。
7、斗門中心城區老舊市政管網提升提標改造
推進中興中路、朝福路、井灣路、港霞東路市政管道及該區域的支管建設。該區域市政管網年代久遠,管材為水泥管、鑄鐵管,供水連續性難以保障,水質易超標。改造后將提升區域內居民供水保障和供水水質,切實保障供水持續穩定。
8、建設10條市政道路瀝青罩面工程
2021年開展白蕉、井岸、白藤等片區共10條道路瀝青罩面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人行道提升、部分地下管網改造、瀝青罩面等。
9、斗門區城區擁堵治理工程
改造3個路口:①拆除尖峰大橋東側花壇改為信號燈控制;②拆除中興南路交尖峰前路花壇改為信號燈控制;③對珠海機場高速高架橋底乾務鎮東澳村段進行環境整治,增加右轉車道、拆除重建道路兩側擋墻等,改善交通條件。
拓寬2個路口:①拓寬白藤三路交湖心路路口,增加右轉車道,減少排隊等候時間;②珠峰大道交水郡二路路口設置T型信號燈,水郡二路拓寬兩條右轉專用道,以滿足雙湖路和黃楊河大橋通車帶來的交通流。
增加2座人行天橋:拆除香海彼岸樓盤小區路口處信號燈及五洲家園(萬威美地)處平面過街設施,加建人行天橋,實現人車分流,減少安全隱患,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升級18道綠波帶:將中興路、井灣路、環山路、工業大道及尖峰大橋兩側等重要路口信號燈系統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納入聯網控制范圍,實現綠波通行,緩解道路擁堵。
優化4個路口指示標線:將商業街、湖中路、白藤六路、白藤一路路口、湖心路主流向專左車道調整為直左車道,專右車道調整為直右車道。
10、新建1000個停車位
增設斗門區域內(咪表)停車位,加快白蕉鎮180個咪表車位建設進度,在西堤路、濱江路、港霞東路等路段增加咪表車位約300個。
增設斗門區域內停車場,充分利用區內閑置地塊、符合條件人行道等公共資源建設停車場及路外停車位,預計可新增停車位800個,并完成智慧停車平臺(微信公眾號)的構建。
【記者】林郁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