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舞獅、練字……2月27日,央視十二套春節特別節目《壽宴》第十六集播出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85歲南獅傳承人梁啟釗的長壽養生故事,節目以“功夫外傳”為名講述了梁啟釗與獅結緣、習武強身、練字養氣等富有地域特色又獨具個人印記的“長壽秘笈”。節目首播為27日8:25,重播時間為27日16:10。
習武強身:問道武俠小說插圖
“在廣東佛山的白坭鎮,一場有關力量的實戰比拼即將打響。這場掰手腕比賽的發起人并不是什么壯漢,而是八十多歲的梁啟釗?!薄秹垩纭すΨ蛲鈧鳌窂囊粓鲫滞蟊荣愔v起。梁啟釗在村頭設局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展示他結實有力的肌肉,不過不管誰來,結果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成了梁啟釗的手下敗將。
精彩的開局引人入勝。一個85歲老人何以能以臂力贏得村中年輕力壯之人?節目中展示了梁啟釗作為功夫達人的一面,不僅精通太極,還通曉各類拳法:南家拳、白眉拳、龍形拳、詠春拳……
增強臂力的南拳六點半棍法、提升身體總體敏捷度的詠春拳、堅持50多年每日站樁半小時……梁啟釗逐一展示了自己強身健體“必殺技”,并分享了自己習武秘笈——武俠小說里的插圖。
打樁練拳,強身健體。梁啟釗還將武術招數用到日常身體保健中,虎爪梳頭、搓耳……其獨特的疏通經絡、氣血之法亦讓節目組驚嘆。
節目截圖
與獅結緣:傳承南獅技藝
佛山被譽為武術之鄉,民間習武之風甚熾,民間不僅有眾多武藝高強的武師,像梁啟釗這種普通習武之人更是數以萬計。梁啟釗又有何獨特之處,吸引央視眼光?
事實上,梁啟釗習武純屬偶然之舉,皆因他醉心南獅,要學習舞獅必然要有一些武術工地。
成長在醒獅文化濃厚的嶺南地區,梁啟釗所在的崗頭村舞獅歷史有上百年,每逢佳節、慶典活動,南獅總會到場助興。梁啟釗從小便對舞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60年代,小學畢業的梁啟釗開始跟隨村里的聯義堂學習南獅,并習傳統鼓樂和傳統武術。由于好學,梁啟釗技藝日益精進,中年時期便成為三水、南海等地的名教頭,并拜在張在師門下,成為其第四代傳人。
節目截圖
上世紀90年代,年屆五旬的梁啟釗才開始學習高樁獅。在多年的實踐、學習、交流、培訓等過程中,梁啟釗獨辟蹊徑,將傳統獅舞套路運用到高樁競技當中,遂開一家之風。并在三水舉辦的歷屆醒獅賽事屢奪得桂冠。更在2000年省港澳獅王之王爭霸賽中奪得季軍。
梁啟釗不僅是三水南獅傳承人,在佛山醒獅“江湖”中更有“總教頭”名號。作為第四批佛山市級非遺項目——醒獅代表性傳承人,梁啟釗從事醒獅技藝傳承逾60年,如今在當地小學開設南獅班,傳播醒獅文化。
節目截圖
練字養氣:萬物歸宗
“寫書法跟舞獅一樣,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绷簡⑨摲窒碜约毫硪火B生秘笈。
在梁啟釗看來,書法與舞獅的秘訣有異曲同工之妙。練習秘訣就在于吸氣呼氣之間,在于善用巧勁和運氣,如書法寫到某一劃的時候要吸氣,筆鋒停處,要呼氣。用力方面,舞獅與書法手腕上的用力都很考究,同時腰部和腳部也要配合發力。
梁啟釗回憶自己50多歲才學習高樁獅,其中便是收到書法技法的啟發。要在3、4米高的樁臺上配合舞獅動作移步走位,重點就是要善于發力、借力和運氣。
作為一個醒獅文化的傳承者,梁啟釗從未想過自己會登上因強健體魄、養生有道登上央視。
節目截圖
“三水走一走,活過九十九?!比?008年6月被中國老年學學會評為“中國長壽之鄉”,為中國第四個長壽之鄉,亦被定義為中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據悉,中國長壽之鄉的認定工作從2006年開始,2015年“中國長壽之鄉”停止認定,目前全國共有中國長壽之鄉76個,三水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個長壽之鄉。2020年底三水共有97位百歲老人,其中男性10人、女性87人,相比2019年凈增10人。換個角度,習武的最高境界是悟道,其中通過習武體悟身體的演化,增強體質,塑造形象正義的品格。
不管是書法與舞獅,還是這次上央視,在梁啟釗看來都有點“萬物歸宗”的意味。梁啟釗希望通過這次央視節目,讓更多人認識南獅,認識嶺南醒獅文化,認識中國傳統武術,吸引更多人傳習南獅技藝。
據悉,節目拍攝于2020年10月22-25日,節目首播為27日8:25,重播時間為27日16:10。
【南方日報記者】張秀藍
【通訊員】梁宇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