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隊的人不多,居民可以下來登記拿號”“現在下雨了,大家記得帶傘”,這是荔灣區逢源街道耀華社區第二次核酸檢測登記、取號的直播間。為了方便社區居民更好地了解現場情況,6月1日下午1時,耀華社區的工作人員在網上開通了“排隊”直播。
黃世豪是這次直播的主播之一。他介紹,社區第二次核酸檢測需要居民在居委會登記取號,再根據時間段,去街道的核酸檢測點做檢測。
但工作人員發現,盡管給各棟樓的居民分了時段,仍有不少人習慣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來。“不僅要‘排長龍’,還可能造成人員聚集”,于是耀華社區的工作人員想到了用手機直播。
直播在“社區隨約服務網上驛站”開展,居民通過輸入居住地址登錄,即可進入社區直播間。記者在直播間看到,主播除了直播排隊情況,還在現場不斷用普通話和粵語播報取號進度。有問題,居民直接在直播間發彈幕詢問。主播或是現場回答,或是有工作人員在直播間發彈幕答疑。
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沈建良是答疑的工作人員之一。因為居住的小區被劃定為疫情中風險地區,他如今只能居家辦公。在他看來,像直播這樣的智能化辦公手段,不僅方便了居民,也讓他在特殊時期,及時了解到社區情況,也便利了自己。
“打雷了!”
“看情況有傾盆大雨。大家記得帶傘,小心路滑!”
6月1日下午,起風了,荔灣區開始下雨。鄰里們和主播在直播間發彈幕互相提醒、照應。沈建良介紹,6月1日下午,一共進行了兩場直播,居民參與度挺高,在線觀看人數有兩千多人。
直播間里雖沒有打賞,但贊賞卻不少。
黃世豪在直播的時候,一個踩單車的街坊在他們面前停了下來說“我就是看你們直播說現在人不多,才趕緊過來的”。居民隨口一句話,讓他覺得很欣慰,“至少我們的‘折騰’沒白費”。
“很人性化!”耀華社區的居民卓曉瓊特意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排隊”直播間的事。6月1日晚上,卓曉瓊在街道花了半個小時完成了第二次核酸檢測,她晚上帶孩子的時間還很充裕。在她看來,排隊效率的提高,跟各個環節工作人員的努力都分不開。
對于黃世豪而言,經過這段時間的抗疫工作,他感覺和居民關系更近了。前幾天工作到凌晨1時,老街坊一句“辛苦嗮”,至今想起,仍覺得心里溫暖。
【記者】李業珅
【剪輯】周鑫宇
圖片部分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