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人文廣東】國博展示100件黨史主題美術經典 廣東選送8件作品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舉辦的《無聲詩里頌千秋——美術經典中的黨史主題展》,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期持續至7月25日。

            展覽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集特別節目《美術經典中的黨史》為依托,以百年黨史發展的重大事件為時間線索,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廣東美術館等多家單位的館藏中,遴選出一百件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最具代表性的美術經典作品,以生動的藝術形式讓大眾更加深刻地了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發揮美術作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獨特作用。

            壯闊黨史畫卷中的“廣東時刻”

            廣東美術館共選送了8件作品參加本次大展。而記者在展廳現場發現,在由百幅經典美術作品組成的壯闊的黨史畫卷中,不時能見到激情澎湃的“廣東時刻”。

            1922年8至9月間,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與孫中山在上海多次會晤,共同商談國共合作問題。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首次確定與中國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1924年1月,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定李大釗為大會主席團五名成員之一。此次會議上,孫中山正式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由國家博物館收藏、著名畫家吳作人創作于1959年的油畫作品《李大釗和孫中山》描繪了李大釗與孫中山晤面的情形,以細膩的筆法傳達出二人之間真摯的情誼。而國家博物館收藏、著名畫家沈加蔚1981年創作的《先驅——國共合作、東征、北伐》則用凝練的視覺語言,再現了國共合作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為適應農民運動發展,在共產黨人彭湃等人的倡議下,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廣州先后舉辦了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毛澤東曾擔任第六屆所長,周恩來、董必武、瞿秋白、惲代英、方志敏、彭湃和郭沫若等人都曾在此授課。農講所培養了大批農民運動骨干,將革命的火種播撒到全國各地。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毛澤東同志在農民運動講習所》,由著名畫家范曾創作于1976年,畫上,青年毛澤東身著長衫,神采奕奕,在一群學員的圍繞下侃侃而談,畫面色彩素雅明亮,洋溢著朝氣蓬勃的氣息。

            北伐戰爭中,共產黨人在軍隊政治工作和發動工農群眾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著名畫家李斛創作于1959年的《農民支援北伐軍》,形象地刻畫了戰爭中擔任向導、軍事輔助、后勤物資運輸等任務的民眾,是北伐戰爭軍民關系的真實感人的寫照。

            館長解析廣東美術館入選作品的“來龍去脈”

            廣東美術館是本次展覽選送展品的主要文博單位之一,共有8件作品入選《無聲詩里頌千秋——美術經典中的黨史主題展》。老一輩油畫家郭紹綱1977年創作的《雄關漫道》,表現了第一代革命家的激揚風采。寫實派畫家郭潤文創作的油畫《廣州起義》,刻畫了起義軍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壯烈場景。

            《雄關漫道》(來源:南方都市報)

            已故著名雕塑大師潘鶴創作于1957年的雕塑《艱苦歲月》,是紅軍題材美術作品中的經典之作,為公眾耳熟能詳,其原型是在海南島母瑞山艱苦斗爭歲月中的瓊崖紅軍。一老一少兩位紅軍戰士的形象,其中吹著笛子的老戰士穿著破舊的軍裝,身形瘦削卻筋骨強健,飽經風霜的面孔印刻出老革命者的堅定意志。少年戰士入神地傾聽笛聲,刻畫出一個年輕戰士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這件作品將紅軍在革命斗爭中的“苦”與“樂”熔鑄一體,既反映革命斗爭的嚴酷,又體現了紅軍戰士對革命理想信念無比堅定的樂觀主義精神,成為藝術經典,感染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迄今《艱苦歲月》仍是各類中小學美術欣賞教材的必收錄作品之一。

            《我是海燕》(來源:南方都市報)

            潘嘉俊的油畫《我是海燕》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流傳極廣、影響很大的一幅優秀作品,1972年入選全國美展和全軍美展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人民日報》《人民畫報》《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等多家報刊刊載。國家郵電部1973年3月8日發行《中國婦女》紀念郵票一套三枚,《我是海燕》被選作其中一枚的圖稿。畫面上這位在暴風雨中檢修通訊線路的女解放軍戰士,猶如勇敢搏擊風雨的海燕,作品的題目《我是海燕》更是亮點——它既是話務兵的聯絡暗號,又有女戰士是暴風雨中的海燕的寓意。經過作者精心刻畫的面部,在冷色調的天空襯托下,顯得格外突出。

            其他入選作品還包括上世紀四十年代由胡一川、李樺、牛文創作的數件版畫作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