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廣州市執信中學天河校區正式投入啟用。該校辦學規模為90個班。(攝影:莊小龍)
隨著全面“二孩”“三孩”政策落地,加上對優質學位的需求不斷增加,廣州教育資源急需擴容,增加學位供給成為解決問題的路徑。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獲悉,近年來廣州市加快市屬學校新校區建設,目前已實現市屬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包括校區和教育集團成員校)11個區全面覆蓋。
這個9月,全市各區新學校繼續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廣州市將繼續發力,確保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能上好學。
2016年底,廣州實施了《廣州中小學校基礎教育設施三年提升計劃(2016~2018年)》,新改擴建百余學校,以促進教育均衡。三年提升計劃總體推進順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有效增加了公辦學位供給、縮小了城鄉差距、改善了辦學條件,整體提升了基礎教育品質,探索了基于“市區互動”和“多規合一”的特大城市中小學校建設經驗。
至2018年,中小學?;A教育設施項目和校園功能微改造項目已開工195個,完工率達到83%,提供新增學位13.78萬個。2019年,廣州市教育局又制定了《廣州市中小學校三年提升計劃收尾工作方案(2020-2022年)》,繼續推進三年提升項目計劃。
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谷忠鵬介紹,為確?;A教育學位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規模和土地資源相適應相匹配,市教育局編制了《廣州市基礎教育設施發展策略研究與布點規劃(2019-2035年)》,全面對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充分銜接控制性詳細規劃。該規劃成果已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和“多規合一”“一張圖”。同時,認真落實城市更新工作部署,組織編制城市更新優質中學布點規劃,充分結合城市整體功能布局規劃基礎教育設施布局,為基礎教育設施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一系列成效顯著的規劃,優化了全市中小學校布局,改善了相對薄弱地區辦學條件,增加了公辦學校學位供給,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廣泛覆蓋。這些新增學位充分緩解了適齡兒童入學人數增加與優質中小學學位供給不足的矛盾。如地處中心城區的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向來是市民心中的名校。多年前,該校曾合并多個小學,但仍未滿足周邊居民的需求。通過擴建工程,該校新增優質學位約300個,進一步滿足市民對優質學位的需求。
部分區域發展不平衡,也是廣州教育近年來面臨的問題之一。以天河為例,未來5~10年,天河東部人口預計增加10萬以上,隨著小區開發和舊城改造,東部居住人口將是天河變化提升最快的區域,東部對優質教育的期待也越發強烈。
天河區教育局局長王海鴻表示,天河東部的基礎教育,將成為東部發展的引領還是制約,是天河教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課題。此前,天河東部缺少群眾普遍認可、社會知名度高的品牌學校。近年來,奧體東小學、靈秀小學、清華附中灣區學校、執信天河校區的相繼建設和投入使用,為天河東部教育注入了動力。在天河教育的三年優教計劃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東部提升計劃,“十四五”規劃期間,天河教育也將重點考慮東部的發展。
擴容的同時,還要提質,廣州加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建設力度。一方面大力引進市外優質資源到廣州建校辦學,如引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到廣州市合作舉辦市屬學?!迦A附中灣區學校,目前一期校區校園建設、教師招聘、設備配置等工作均已基本就緒;支持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到黃埔區新建知識城校區,支持廣東實驗中學到白云區新建云城校區和東平校區,目前均已啟動立項建設工作。
另一方面,加快市屬學校新校區建設,如廣雅中學花都校區,鐵一中學白云校區,六中從化校區和花都校區,執信中學天河校區等?!笆奈濉逼陂g上述新學校或校區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可增加約3.78萬個公辦優質中小學學位。
數讀
“十三五”期間
廣州累計增加公辦基礎教育學校327所,共提供學位32.34萬個,其中:
公辦幼兒園增加251所,提供10.86萬個學位;
公辦小學增加58所,提供19.19萬個學位;
公辦初中增加19所,提供4.31萬個學位。
今年秋季全市新投入使用學校134所,可提供學位約10萬個,其中2021年秋季計劃招生數新增近4萬個。
一圖讀懂廣州上新134所學校分布
廣州上新134所學校分布圖(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