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月8日電 (王堅 張彩瑩)由廣東科學中心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和粵政科技協辦的第200期小谷圍科學講壇8日在廣東科學中心成功舉辦。本期講壇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大骨科主任林定坤科普如何保護我們的“生命支柱”,傳授頸椎治養的中醫智慧。
講壇現場,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梁勤儒,廣東科學中心黨委書記林萍,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科技普及部部長吳仕高出席。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越來越高。據統計,中國的頸椎病患者約有2億人,年輕人發病率也呈明顯上升趨勢。人的頸椎是人體中最“矜貴”的部位,它上承頭顱,下連軀干,既是脊椎中活動最多的部位,也是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相連通的交通樞紐,一旦“發生故障”,后果嚴重。
講座中,林定坤用圖文并茂的課件,形象、直觀的現場教學,從頸部的重要、低頭等壞習慣對頸椎的傷害、頸椎發病的原因及表現等方面闡述了頸椎保護的重要性,重點講授了日常生活中頸椎病的預防及養護知識。講壇內容豐富、講解生動、實用性強,現場氛圍熱烈,引發觀眾積極提問互動,引發公眾深思自己的生活習慣,引導公眾增強自我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常見疾病自我預防能力,以強健的體魄、健康的心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據悉,小谷圍科學講壇是面向公眾的公益性系列科普講座,以廣東科學中心所在地的小谷圍島命名。講壇旨在傳播自然科學知識,普及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為公眾打造一個了解科學的互動平臺。自2009年9月19日開講以來,講壇成功舉辦了200期,邀請到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60多位一流專家、學者前來演講,涉及航空航天、量子科技、古生物研究、環境保護等多個學科領域。
記者了解到,先后有諾貝爾獎獲得者庫爾特·維特里希和理查德·羅伯特·恩斯特,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工程院院士戚發軔等國內外知名大學、科研機構的學者做客講壇,國際化程度高,活動組織周密,社會反響強烈。
近年來,小谷圍科學講壇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使得科學傳播更為廣泛、深遠和長效。接下來廣東科學中心還將繼續和社會各界合作,邀請一流的專家學者參加講壇活動,圍繞民眾關注的熱點、堵點問題,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提升科普服務質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