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1月29日,深圳市召開首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筆者從會上獲悉,除定點醫院外,深圳已安排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禾正病區、深圳大學總醫院對非陽性病人救治,以緩解救治壓力。同時,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機構也擴大到17家,將緩解返程高峰期發熱病人的檢測壓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后,深圳將確診患者集中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下稱“市三院”)隔離治療。據悉,市三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先后承擔了SARS、H7N9流感等傳染病救治工作。目前該院有200多名醫生、300多名護士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已開設200張床位的專門病區,最多可提供500張床位。此外,深圳市衛健委還調集23個重癥醫學科專家和業務骨干全脫產支援市三院。
“疫情來臨后,我院醫護人員積極投入醫療救治中。1月23日和1月27日,分別有2名確診患者出院,累計出院的確診患者已達4名?!鄙钲谑械谌嗣襻t院院長劉磊表示,其中有1名患者剛入院的時候是重度呼吸窘迫綜合征,住院時間也比較長。經過醫護團隊的努力,4名患者的臨床癥狀都已消失,肺部病灶較入院時明顯吸收好轉,體溫正常。
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表示,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深圳也在重點保護醫護人員。日前,深圳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檢測的個人生物安全三級防護指引(第一版)》等指南??紤]到新型病原體檢測,三級防護包括了實驗室生物檢測的指引、生物安全防護工作指引等。
隨著病人量、工作量增加,一線醫務人員工作日益繁重。羅樂宣介紹,深圳加強資源調配,對各個醫院非急診、非急性手術進行調整,減輕防控工作人員的壓力。此外,深圳已準備好“第二、第三病區”,擴大了救治和觀察、留觀病人的臨床機構。比如安排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禾正病區、深圳大學總醫院對非陽性病人救治,緩解市三院的救治壓力,讓該院醫務人員更好地對確診病人救治。深圳病原體檢測的機構數量也將從原來市疾控中心和市三院2家,擴大到17家,加快了疑似病例的確診進度。
在救治患者的同時,深圳也提前應對春節返程高峰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羅樂宣介紹,1月28日到2月18日預計為節后返程高峰期,深圳市委、市政府做了專項工作方案。此前,深圳市已在公共交通場所,包括高鐵、機場、各個口岸、碼頭等部署了紅外線智能體溫監測,做好對疫情發生地來深人員的及早檢測,防止外面的輸入。
此外,筆者從深圳市衛健委獲悉,市三院正在開展病毒分離培養,啟動了現有抗艾滋病藥物克力芝和法匹拉韋用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療的臨床研究。目前正在探討抗SARS病毒治療性抗體和多肽阻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研究可行性。
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姚淑慧 記者 向雨航 通訊員 深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