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廣州農業大豐收,獲多項第一!

            今年上半年,廣州農業生產形勢總體穩中向好。8月25日,第171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仲鎧分享了一組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市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16.17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一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2.74億元,同比增長4.3%。上半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073元,同比增長4.3%。

            喜人的數據之外,廣州農業大豐收有十大亮點引人注目:

            亮點一:蟬聯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珠三角片區第一

            7月14日,省委實施鄉村振興領導小組通報了各地級以上市2019年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情況。廣州綜合評價等次為“優秀”,連續兩年位居珠三角片區第1名。增城區、白云區綜合評價等次為“優秀”,在珠三角片區15個抽查考核對象中分別列第1名和第3名。

            亮點二:今年上半年廣州農業呈現“三增長”

            一是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今年上半年廣州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116.17億元,同比增長4.4%;增速在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居第一。其中,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一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二是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2.74億元,同比增長4.3%。三是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上半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073元,同比增長4.3%。

            亮點三:重要農產品擴量提質增效,呈“兩增一穩”態勢

            上半年,廣州實施重要農產品擴量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種植業、漁業和畜牧業生產總體呈現“兩增一穩”態勢。一是種植業增勢良好,早造糧食超額完成任務。今年廣州早稻種植面積16.48萬畝,新增種植面積2.36萬畝,同比增加17%,超額41%完成省下達的新增早稻種植任務,預計全市早稻總產量5.7萬噸,同比增產20%。全市蔬菜產量170.9萬噸,同比增長3.0%;園林水果產量增長13.9%,其中,據農口部門初步統計,全年荔枝產量增長253.8%。二是漁業持續較快增長。廣州上半年漁業實現產值35.9億元,同比增長8.1%;初步統計1-7月全市水產品總產量約20.9萬噸,同比增長5.0%。三是畜牧業生產逐步企穩恢復。大力推進生豬養殖項目落地建設,規劃實施18個新改擴建生豬養殖項目,計劃總投資達90多億元,項目建成后可新增集約、綠色、循環的生豬產能近200萬頭。

            亮點四: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初見成效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旨在培育發展規?;藴驶a基地,提高農產品品質,提升農業附加值。目前,加入合作共建的地級以上城市增至111個,認定“菜籃子”生產基地808個、產品加工企業71家;開啟智能無接觸售賣新模式;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通關(增城)便利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展示交易(安圣)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臺指揮中心江南市場工作服務站在今年相繼建成啟用。

            亮點五:重大農業產業項目投資超千億

            6月3日舉辦了廣州市農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全市134個農業產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和啟動開工,總投資約1331億元,居全省第一,有效擴大了農業投資。

            亮點六: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位列珠三角地區第一

            今年廣州獲批新增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位列珠三角地區首位。從化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管理體系。截至目前,廣州市2019年獲批創建的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已投入建設資金7.71億元,投入財政資金3.48億元,累計帶動社會資本投入4.23億元,帶動農戶2.65萬戶。按照市的統一部署,2019年獲批創建的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將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核心區項目的建設任務。

            亮點七:106個農業公園和農業公園創建單位將成為都市現代農業“生力軍”

            近年來,廣州以農業產業發展為核心,以種養業生產基地、田園風光、農耕體驗、特色產業等資源為依托,培育創建集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創意、田園景觀、農產品展示、休閑旅游為一體的農業公園,目前已認定市級農業公園28家,省級農業公園5家,新增77個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單位?!拔逡弧鼻跋?,106個農業公園和農業公園創建單位集中開園,共接待游客45萬人次,營業收入近2000萬元,帶動餐飲、住宿收入超2600萬元。

            亮點八:農藥和化肥使用量持續下降

            為持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綠色發展,廣州采用“控、替、精、統”等多項措施,大力推進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創新出臺《廣州市商品有機肥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使用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產品獎勵實施方案》,鼓勵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據統計,2019年全市農藥使用量減少243.51噸,同比下降7.8%,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折純量)10.29萬噸,同比減少3046噸;同時,推廣使用商品有機肥1.79萬噸,相當于減少(替代)化肥3399噸。

            亮點九:院士助力高標準農業產業發展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大力支持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黃埔長洲島共同打造隆平院士港,開展包括第三代雜交稻新品種選育等當前水稻最新技術的研發。該項目由中國工程院袁隆平院士領銜,中國工程院院士羅錫文、鄒學校、劉少軍、劉仲華等鼎力支持。

            為高標準創建漁業產業園,番禺區引入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麥康森,共同打造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科技支撐平臺。麥康森院士工作基地位于番禺區名優現代漁業產業園的核心區內,將重點打造現代水產養殖創新成果研發轉化和輻射平臺,形成高端種苗、功能飼料、智慧養殖的功能聚集區。

            亮點十:農業品牌優勢不斷凸顯,農業企業強力打造產業龍頭

            扎實推進“粵字號”品牌強農工作,做強我市農業產業品牌。目前廣州有效期內省名牌產品(農業類)達182個,總量居全省前列。廣州荔枝被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浉郯拇鬄硡^“菜籃子”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全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級、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達到11家、73家、191家,市區兩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達到252家,上市企業達到13家,國家級龍頭企業數量及上市企業數量居全省第一。

            【南方日報記者】傅鵬?

            【通訊員】穗農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