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卞德龍 李鵬程)20—21日,由國家基金委計劃局與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對接活動”在廣東舉行,活動根據技術領域主題設置采取“廣州主會場+深圳、佛山、東莞、中山分會場”的形式聯合開展,國內70多位杰出科學家來粵開展成果對接。
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對接活動主要將廣東的創新需求與國家基金委的優秀成果進行對接,同時以項目帶人才的方式吸引全國優秀科學家到廣東創新創業。
不同會場結合各自特點聚焦特定主題,其中,廣州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先進制造、新能源與新材料等;佛山主要聚焦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東莞主要聚焦新材料、電子信息、區塊鏈與量子信息等;中山主要聚焦智能家電、激光與增材制造、精密儀器設備等?;顒觾热莅▌撔螺d體參觀、座談交流、政策推介、產業技術成果路演等。
在廣州會場,曾在抗擊疫情期間發揮作用、依靠“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篩選出的藥物——抗凝血藥雙嘧達莫受到關注。自主研制該藥物的中山大學藥學院副院長、教授羅海彬表達了對該藥物進一步落地推廣的愿望。
與該項目同樣受到青睞的還有其他17個科研成果,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項目。“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吸引全國高端創新資源和優秀成果落戶廣州?!被顒映修k方負責人、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董事長兼總經理秦海鷗說。
自2005年起,國家基金委就與廣東省聯合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聯合基金,在原創成果產出、人才培養、產業應用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12月,廣東省政府和國家基金委簽署了廣東省加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協議,標志著廣東省加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將著力解決廣東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