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正式公布,并將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豆芾磙k法》對廣東的 “三舊”改造所包括的幾種類型以及規劃、用地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進行明確,提出“三舊”改造應當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尊重歷史、分類施策、統籌規劃、共建共享的原則。
記者從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實施“三舊”改造面積92.60萬畝,節約土地22.77萬畝。該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管理辦法》對“三舊”改造的重要基本概念作出了明確定義,提煉了廣東過去在這一領域的成熟做法,并首次以地方政府規章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在全國是一種領先的創新做法。多位深度參與推動《管理辦法》出臺的專家也指出,這對于破解改造中的動遷僵局能發揮良好的推動作用。
圖為佛山南海永勝村改造展示館。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土地征收后拒不交出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管理辦法》指出,“三舊改造”包括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種類型,是指對納入廣東省 “三舊” 改造地塊數據庫的 “三舊” 用地進行再開發、 復墾修復或者綜合整治的活動。邊角地、夾心地、插花地 (統稱“三地” ) 和其他用地經批準后可以納入 “三舊” 改造項目進行整體利用。
在規劃管理方面,《管理辦法》明確,“三舊改造”應當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本依據,不得違背國土空間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并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作為規劃許可、改造實施的法定依據。
“三舊” 改造專項規劃批準后應當納入同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疊加至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 上,并將主要內容按照規定程序納入國土空間詳細規劃組織實施。
用地管理方面,《管理辦法》指出,政府、原權利人及其他市場主體都可以作為改造主體實施 “三舊” 改造。國有企業、 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他公有經濟成分占主導地位的原權利人選擇合作改造主體應當采用招標、掛牌等公開方式。
《管理辦法》還明確,“三舊”改造用地審批包括集體土地完善轉用、征收審批、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審批、“三地” 及其他用地辦理轉用、 征收審批等類型。
同時還在“法律責任”部分明確表示,有批準權限的人民政府對這幾類土地征收事項作出決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定阻撓征收土地的,將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除此之外,《管理辦法》還要求,改造主體實施 “三舊” 改造項目,應當優先建設回遷安置房和公共設施。
佛山禪城的簡村整村改造項目,將為禪城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截至2020年底廣東實施“三舊”改造面積92.60萬畝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廣東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資源。近年來,國家強化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對三大城市群地區的建設用地指標實行不飽和供應,下達廣東的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逐年減少。
與此同時,國家實行最嚴格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使得新增建設用地取得成本越來越高。廣東土地管理的發展已經走到必須徹底轉變用地方式的歷史關口,挖潛盤活存量土地將成為今后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改革方向。
在此背景下,自2008年起,廣東就在全國率先開展“三舊”改造試點工作。截至2020年12月底,全省共實施改造面積92.60萬畝,節約土地22.77萬畝。全省累計投入改造資金1.95萬億元,其中社會投資1.70萬億元,占改造總投資額的87.2%。2020年,全省新增實施改造面積10.86萬畝,完成目標任務的144.8%;完成改造面積8.04萬畝,完成目標任務的134.1%;其中完成“工改工”改造面積1.65萬畝,完成目標任務的165.5%。
在廣東省“三舊”改造協會秘書長庾來順看來,此次《管理辦法》的出臺,是廣東首次以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義,對“三舊”改造的若干細節作出明確規定,也對廣東現有的成熟做法進行了歸納總結,有利于充分發揮地方對存量用地的能動作用,盤活存量建設用地。
廣東省三舊改造協會監事長、律房律地研究院首席專家龔軍偉亦認為,《管理辦法》出臺最大的意義,在于將這些規定舉措上升到地方政府規章的層次,在涉及“三舊”改造的相關事項、糾紛時,審批部門、審判機關都能有章可依。
“除了納入數據庫的‘三舊’用地,‘三地’和其他用地經批準后都可納入‘三舊‘ 改造項目進行整體利用,《管理辦法》對于’其他用地‘的類型進行了定義,實際上擴大了改造的實施范圍?!?/p>
龔軍偉還指出,對于過往舊改中相對棘手的動遷難題,《管理辦法》也有了相對明確的解題思路,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氨热?,此次《管理辦法》明確了,舊村莊集體建設用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也屬于‘三舊’改造的范疇,再結合‘法律責任’中的第35條,將可以在《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之下,推動解決部分舊改中的‘釘子戶’問題?!饼徿妭フf:“這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巧妙的處理方式?!?/p>
【記者】 黃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