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在建的兩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再傳利好,已經正式被寫入國家“十四五”規劃。
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公布。
該綱要在第二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的第四節“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中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大灣區、安徽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綱要還明確提出,適度超前布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并在專欄中列出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名單?;葜菰诮ǖ募铀倨黩寗渔幼冄芯垦b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榜上有名,分別為應用支撐型、前瞻引領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這兩大裝置位于惠州市惠東縣黃埠鎮,總投資約68億元,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兩個緊密相連的大科學裝置“雙子星”。
“國之重器”既探索物理極限又服務經濟民生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人透露,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項目將成為國際上脈沖束流強度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項目將成為國際上第一個ADS(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預計2025—2026年建成投用后,將可集聚國內外約1500名科學家等科研人才。加上謀劃中的其他項目,未來有望在惠州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群,并逐步建成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核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HIAF是用人工方法產生高速離子束流的裝置,在設計上集成了新一代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的優點,能夠提供高流強、寬能量范圍、種類豐富的穩定核和放射性離子束流以及高功率重離子束團。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建設強流重離子加速器主要目標是解決原子核物理前沿科學問題,進一步研究原子核內部的結構、元素的起源和宇宙能量的起源。
實際上,“高大上”的HIAF不僅可以探索物理極限,相關技術成果也在經濟、民生等領域應用廣泛,并有巨大的產業化推廣空間。專家表示,被譽為“治癌利器”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可治療腫瘤、殺死癌細胞。此外,利用重離子輻照還可以育成玉米、甜高粱、馬鈴薯等新品種,培育特色農作物以及中藥材、名貴花卉等經濟作物新品系;精密篩分材料重離子微孔膜可廣泛應用于電池隔膜、醫療、食品飲料、安全識別、防偽等行業領域。
依托兩大科學裝置、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的協同集聚,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目前正在惠州部署開展產業化工作,包括謀劃建設離子加速器高端制造產業鏈、醫用短壽命同位素生產南方基地、核孔膜研發基地、重離子輻照技術產業等。
核心技術攻關創下世界紀錄
“CiADS是一個用于開發先進核能技術的基礎實驗平臺,是加速器和反應堆的結合體?!眳⑴c項目的專家介紹,CiADS建設周期為6年,將成為世界上首個兆瓦級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可為未來商用的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ADANES)探索和驗證可行、優化的技術路線。
“這是一件‘吃螃蟹’的事情?!睂<腋嬖V記者,商用的ADANES未來可使核電站燃燒的鈾資源利用率大幅提升,最大程度“吃干榨盡”,而核廢料的放射性壽命則可大幅縮短,是一種低排放、安全可靠、高性價比的新型核能系統。
今年2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獨立自主研制的ADS超導直線加速器樣機在全球首次實現束流強度10毫安連續波質子束176千瓦運行指標,并實現10毫安束流穩定運行。這項核心技術將應用于惠州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這為國際上同類強流高功率加速器裝置建設及其一系列重大應用提供了成功先例。(點擊查看詳細報道)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表示,將充分利用惠州在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其升級計劃,確立我國在核物理前沿及交叉領域研究的優勢,加速取得重大原創性成果。同時,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契機,將集中力量進行聯合攻關,并逐步培養集聚一批國際頂尖核物理科研團隊及人才,為惠州打造萬億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提供支撐。
受訪專家認為,不同于北京、上海、合肥的發展路徑,大灣區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不能只靠單一城市,而是既要發揮深圳、廣州、香港等中心城市的功能,加快科技資源的國際化配置,又要聯動東莞、惠州等擁有大科學裝置的城市,進行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從而更好地建設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記者】周歡
(注:航拍圖片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