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廣州市新聞辦舉辦《廣州市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發布會?!兑巹潯诽岢觯笆奈濉逼陂g,廣州將奮力建設全球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國際物流中心,打造大樞紐,構建“5+10+N”物流樞紐布局體系,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目標:2035年建成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國際物流中心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具有交通樞紐功能強、物流產業規模大、市場主體成熟等發展優勢,建設國際物流中心具有厚實基礎。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陳旭介紹,《規劃》是全國首個城市級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也是廣州落實國家戰略、統籌推動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的重大舉措,對未來一段時期廣州加快建設國際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在《規劃》中,最重要的關鍵詞,無疑是打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國際物流中心”?!兑巹潯访鞔_,到2025年,廣州要構建形成“樞紐+通道+網絡”的交通物流網絡,推動形成陸海空聯動、區域協調互濟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物流中心和亞太地區供應鏈組織中心,引領大灣區區域內外物流和供應鏈組織化、網絡化、一體化運行,實現交通物流樞紐更加集約高效、交通物流通道網絡更加完善通暢、物流服務效能顯著增強的階段目標。展望到2035年,廣州要建成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最具競爭力的國際物流中心,成為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鏈接地。
為何這個目標如此重要?這正是廣州展現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擔當作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當好先行示范,為更好服務國家交通物流融合發展戰略和國家物流樞紐、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做好支撐保障。
繁忙的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來源:廣州日報)
四大主要任務:打造大樞紐、拓展大通道、搭建大平臺、營造大環境
《規劃》明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建設國際物流中心,海陸空同向發力,從打造大樞紐、拓展大通道、搭建大平臺、營造大環境這四大方面提出了主要任務。
打造大樞紐,構建“5+10+N”物流樞紐布局體系,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探索“交通+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的樞紐經濟新模式能。
《規劃》明確織密“國際空中絲路”,加快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建設,打造服務大灣區的航空保稅物流中心;提升亞太航空貨運樞紐和快件轉運功能;做強廣州國際航空物流品牌。拓寬海上絲綢之路航運通道,鞏固廣州港至非洲、東南亞、地中海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地位,拓展歐美遠洋集裝箱班輪航線。加密區域性支線運輸網,完善廣州都市圈物流和供應鏈體系,構建通達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城市群物流通道。暢通通達西歐、中亞、西亞、南亞的國際鐵路通道,建設大灣區國際班列集結中心,賦能建設“穗新歐”“穗亞歐”戰略性經濟走廊。
搭建大平臺,推動現代物流高效服務?!兑巹潯诽岢觯苿咏煌?、海關、邊檢、商務等公共部門信息開放共享;協同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創新水陸聯運貨物監管模式,推動口岸通關全程無紙化、智能化。
營造大環境,引導交通物流融合創新發展?!兑巹潯诽岢?,加快發展冷鏈物流等現代物流新業態;《規劃》提出“聯盟化發展”的概念,明確要做強現代制造業供應鏈、創新商貿流通供應鏈、健全現代農業供應鏈;打造一批在現代物流和供應鏈領域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集成服務能力的“廣州服務”供應商,推動物流行業聯盟化發展。
市商務局:培育重點供應鏈服務企業
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國強在會上透露,市商務局將著力培育重點供應鏈服務企業,并出臺《廣州市“十四五”供應鏈體系建設規劃》。目前,市商務局正牽頭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廣州市重點供應鏈服務企業認定辦法(試行)》,著力在農業、工業及流通領域培育一批供應鏈服務的優質企業。
市規自局:規劃銜接、用地保障支持樞紐建設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姜莉在會上介紹,目前“5+10+N”物流樞紐體系已同步納入市規自局正在組織編制的《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
同時,重點保障一批重大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用地,由國家、省、市多層級保障建設用地指標。對物流樞紐集聚發展范圍內的物流設施項目,優先納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計劃和供應計劃;對物流倉儲用地,鼓勵通過彈性年期出讓、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多種方式供地;支持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對提高自有工業用地或倉儲用地利用率、容積率并用于甲級倉儲、智能分撥轉運等物流設施建設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廣州空港委:26.8萬㎡新建倉儲作業場所投入使用
廣州空港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邱之仲表示,廣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將圍繞加快現代物流項目建設、加強貨運航線拓展、強化樞紐間協同三方面進行。他透露,今年將有26.8萬㎡新建倉儲作業場所投入使用、41萬㎡倉儲作業場所實現封頂。未來,機場綜合保稅區及周邊項目建成后將釋放超過200萬㎡倉儲作業場所。
(作者單位:廣州日報)
來源: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