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東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工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的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圖為廣州車展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車。南方日報記者 張迪 攝
南方網訊 2019年,聚焦汽車、農村、5G信息、文旅體育等重點領域,廣東密集出臺了一輪促進消費的政策,頻頻亮“大招”和“實招”,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增長點。
廣東作為汽車產業大省,汽車消費占全省社會消費零售品的30%左右,為拉動汽車消費,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廣東陸續出臺多項政策來鼓勵汽車消費,穩定產業增長。2019年5月,《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出臺,針對當前制約消費的突出問題,提出九方面29條具體舉措。其中提到,要逐步放寬廣州、深圳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擴大準購規模,且其他地市不得再出臺汽車限購規定。這一規定被業內視作提振汽車消費的“硬招”。
在加快補齊消費領域供給和基礎設施短板上,廣東也有“實招”?!稄V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促進汽車消費優化升級,重點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并對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城市新建公共停車場、社區等充電設施的建設作出明確要求;大力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加快開發基于5G的智能終端產品和4K/8K智能電視等新型信息消費品;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農村居民消費品質等一系列措施。
針對消費需求從實物消費向服務消費轉變的趨勢,相關政策也迅速跟進。廣州印發了《廣州市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2019—2020年)》,將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家政、教育培訓七大領域作為重點服務消費領域。其中,旅游領域排在七大領域之首。該方案提出,廣州將打造優質旅游品牌,夯實旅游消費產品基礎,具體包括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推出特色文化旅游線路、推進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建設等。
在廣東新一輪促進消費政策中,“夜經濟”也是一個重點和亮點所在,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政策支持。廣州將發展夜經濟作為加快建設國際消費城市和文化中心的重要舉措,正式印發《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近日,廣州市商務局發布了《關于深入開展促進全市夜間消費工作行動方案》,從五大方面進一步促進夜間消費升級。省內其他多個城市也紛紛以出臺政策、加強基礎設施等方式促進夜經濟發展。
除了政策助力,2019年,廣東各項消費促進活動也是異彩紛呈。廣東省商務廳在全省組織消費促進月活動,以“促消費”來“穩增長”“惠民生”,鼓勵創新促銷方式,不僅營造了經濟新常態下的新一輪消費氛圍,也增強了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推動廣東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在此背景下,廣東消費市場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能源汽車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夜間經濟持續升溫、首店經濟聚集帶動形成了新的消費增長點、“小鎮青年”正日益成長為消費市場新的生力軍……
活力充沛的廣東消費市場,激發出廣東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廣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43.01億元,同比增長7.9%,是2019年的最高增速,增幅比前三季度和1—10月均提高0.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從1983年開始,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理念、消費方式和消費品質的升級,也帶動了廣東相關產業轉型升級,這是當下消費升級趨勢的真實寫照,也是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產業和消費“雙升級”下,廣東正在打開經濟增長新空間。
年度案例
5G超高速公路催動“消費新旗艦”
2019年11月中旬,家住廣州越秀的王先生,成為廣東首批用上5G套餐的用戶之一?!霸诨ǔ菑V場上,我用5G套餐測了下手機下載速度,可以達到50MB/S。”王先生說。他為了用上5G套餐,專門新買了5G手機,它來自位于廣東深圳的中興科技。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廣州馬拉松那天,趙女士通過5G直播,在家里清晰看到公司團隊在馬拉松中的矯健身影,用咪咕軟件看了下直播,是用5G傳輸的4K清晰視頻。
5G,正在給廣東消費者嘗鮮帶來新的想象。2019年10月31日,我國宣布5G全面商用,5G元年到來。具體到廣東,《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指出,要大力加速5G發展,促進5G新消費。
早在兩年多前,廣東就在全國率先建設了5G基站。廣東省通信管理局2019年12月2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建成5G基站32285個、開通30739個,建成和開通規模全國領先。
王先生所在的廣州,是全國最早開始探索建設5G網絡的城市之一。事實上,目前在5G基站建設和開通數量上,廣州和深圳均位于全國前列,這也有力支持了像王先生這樣的大批廣深用戶,率先過了把“5G癮”。
除了廣深,當前全省還有約10%的基站建設落于其他城市。珠三角的東莞、佛山、中山和珠海,也將很快體會到5G網絡帶來的改變。據悉,在5G建設路線圖上,我省將會按照廣州、深圳—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城區—農村重點區域的次序推進5G網絡建設,隨著三大運營商的逐漸發力,5G編織起的信息超高速公路也在不斷延伸,越來越多廣東消費者將受益。
網絡意味著信號支持,而手機則讓信號變成體驗。2018年全國移動通信手持機產量為17.87億臺,其中廣東省內就占據了8億多臺,占據全國總產量的“半壁江山”。2019年下半年,國內手機廠商紛紛發布5G手機,其中廣東品牌廠商中興、華為、OPPO、vivo、榮耀等,堪稱“執牛耳者”,無論是在5G手機制造的突破性還是產品量上,都是全國頂尖水平。
“隨著手機制造大省、技術儲備大省廣東相關零部件供應鏈的進一步成熟,5G‘千元機’并不遙遠。”vivo通信研究院總經理秦飛展望。這也意味著,有了價格親民的5G手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將可能在明年成為5G消費大軍的一員。
“夜經濟”成消費升級新引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游”成為市民游客“打卡新時尚”,點亮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別樣體驗,令夜間消費成為城市經濟新亮點。
看馬戲、吃宵夜、逛琶醍、珠江夜游、漫步花城廣場……這些成了張先生2019廣州國際燈光節期間的難忘體驗。而這些,都與夜經濟緊密相連。張先生算了一筆賬,在2019年的4次外出旅游中,除了交通、住宿費用外,他在夜間的消費幾乎占了支出的一半。
“夜經濟”是2019年的熱門詞匯。2019年8月,《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發布,首次提及“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8月19日,《廣州市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提出到2022年力爭形成13個全國知名的商圈和一批精品文化項目,全市夜間經濟集聚區達到30個,打造國際知名的“廣州之夜”品牌。
在《廣州夜間消費地圖》中,北京路成為15個“夜廣州”消費地標之一。目前,北京路商圈已經形成了北京路步行街、惠福美食花街、老字號一條街等特色主題街區,集聚廣百百貨、新大新百貨、粵海仰忠匯、名盛廣場、廣百黃金珠寶大廈等多個商業綜合體,為發展夜間經濟提供了豐富載體。
夜經濟還撬動了文旅夜游新藍海。自夜間經濟火了起來后,博物館夜游成為了關注的熱點。2019年8月1日起,廣東省內12家博物館陸續實行夜間開放,提供參觀、講解服務,并推出適合夜間開展的文化藝術活動,為社會公眾奉上高品質的夜間文化菜單。來自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6日,全省9家博物館開放19個夜場,進場觀眾超過3萬人次。廣東省博物館周五夜間延長開放共計5場次,進場觀眾總數11600人次,平均每場次2320人,最高3800人。
2019年國慶期間,夜游珠江船票銷售火爆,珠江游共接待游客19.34萬人次,同比增長15.74%;實現營業收入2048.39萬元,同比增長59.60%?!爸榻褂巍弊鳛閺V州文化旅游亮麗的城市品牌,進一步被擦亮。
不打烊的夜生活,正為廣東消費升級和經濟發展插上加速騰飛的翅膀。在去年11月舉辦的“2019中國夜間經濟論壇”上,廣州市、深圳市均入選“夜間經濟十強城市”。當前,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于夜間經濟。廣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廣州共有4447家品牌便利店,其中24小時便利店3191家,占比達72%,領跑全國。
新能源汽車成廣東車市新藍海
2019年9月26日,廣汽集團與豐田簽訂電動化及智能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致力于推出質優價廉的純電動車、氫燃料電池車等車型,以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時,豐田牽手廣汽集團共同投資113億元,新建廣汽豐田生產線,增加4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
面對汽車市場持續調整,全球最大汽車生制造商卻大手筆布局廣東,背后是看到廣東巨大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據廣東省統計局數據,新能源汽車2019年1—10月產量為117680輛,累計比2018年同期增長31.4%。而在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推動下,廣東2019年前10月汽車制造業累計銷售產值為6708.67億元,實現平穩發展。
看到新能源汽車市場大藍海的企業,并非僅有豐田一家。2019年,廣東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陸續開工建設。
2019年6月11日,恒大集團與廣州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恒大將投資1600億元在南沙區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等項目。其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未來年產100萬輛整車地;新能源電池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50GWH生產規模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可配套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和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現已經公開規劃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廣州有5個、佛山有1個、珠海有2個、肇慶有3個,產能合計超過了310萬輛,投資主體包括廣汽、一汽—大眾、恒大、中興、寶能、小鵬等。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廣東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完善各項基礎設施,推動個人消費。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珠三角各城市的充電樁為9.7萬個,占全國的12.4%。而在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的珠三角地區,占全省充電設施90%以上,基本滿足我省電動汽車充電、補電需要。按照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三五”發展總體目標:到2020年全省建成集中式充電站約1490座,建成分散式充電樁約35萬個。
南方日報記者 彭穎 姚翀 周中雨 拱千舒 蔡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