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背景下,期待深圳能繼續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在引導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相互融合、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關鍵問題上率先取得戰略性突破?!弊鳛樯钲诟母镩_放的“拓荒人”,深圳市委原書記厲有為日前在馬洪基金會主辦的“新時代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研討會上如是說。當日,各行各業專家學者也與會建言獻策。
會場
“‘思想觀念’的開放仍是深圳未來的關鍵因素”
段建仁
“深圳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堅定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其中最要緊的就是‘開放’?!鄙钲谑胁┭盼幕芯炕饡硎麻L段建仁認為,在新的歷史環境和條件下,深圳應該更加重視對新思想、新觀念的研究,更廣泛的聽取社會各界、國內國外對深圳建設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并更重視民間智庫,努力發揮民間智慧對深圳建設的積極作用。
“思想觀念的開放仍是深圳走向未來的關鍵因素。在深圳進一步改革開放過程中,要非常重視批評的意見?!倍谓ㄈ收f,在社會學研究中,對一個問題的討論,常常需要設立一個反對者,通過另種方案來讓問題解決和完善,而不是一味的叫好?!耙獙捜菖u,能夠吸納、容納各種意見、敞開胸懷去聽取各方面的建議,用開放的心態和開放的行動把深圳改革開放推向一個更高的境界?!倍谓ㄈ收f。
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馬敬仁也強調,要不斷改革創新,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汲取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的經驗,走出一條充滿中國智慧的新路子,精耕細作。
“深圳應從‘經濟特區’向‘特區’轉變”
余令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關鍵字就是‘共’。‘如何引導社會力量的專業協同,如何激發居民和公眾的有序參與’是從社會管理走向社會治理至關重要的環節。”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院長余令說,深圳作為全國首批“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試點城市,在引導社會協同方面卓有成效。近年來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司法、禁毒、精神衛生、社區治理等多個領域,以有溫度的專業服務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建議更多地釋放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協同參與社會治理的空間,對包括社會組織在內的社會力量加強政策支持和規范引導,培育和善用細分領域的專科型社會工作者,使之在市域社會治理和構建美好生活共同體中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余令說。
饒錦興
深圳社會組織研究院院長饒錦興也表示,深圳社會組織已經成為推進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未來深圳應該要進行從“深圳經濟特區”向“深圳特區”轉變,即不僅是經濟發展先行示范區,還要成為社會發展先行示范區,尤其要發展社會服務業的新業態,積極倡導“深圳社會質量”,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大力培育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和創新型社會企業。
“深圳再出發,最需要‘從0到1’的創新”
包宇
不少專家也從垂直領域做了建議。聯合國亞太社會經濟委員會數字經濟工作組委員包宇說,數字經濟是21世紀全球化的新篇章,是基于個人的“數據”經濟,將帶來了技術、產業和規則的全新變革。要引領數字經濟,參與全球化競爭,深圳最需要“從0到1”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延續以往的成功。深圳市決咨委專職委員劉忠樸則強調,深圳的創新不但要寬容失敗,還要鼓勵試錯、寬容試錯。
牛慧恩
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總規劃師?;鄱魈岢?,深圳市民旺盛的健身需求與較為落后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之間存在著亟待解決的矛盾?!吧钲诘捏w育尤其是公共的、免費的體育場所不夠,有15.4%的居民認為缺乏場地設施是影響其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數據也顯示,2015年深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是1.82平方米,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日本、美國這一數字都在十幾平方米,是深圳的10倍左右。”?;鄱骱粲跎钲谔岣邔搀w育場所建設的重視,政府各部門與社會各界應形成合力,并拓展空間增大體育活動場所的規劃建設。
錦天城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方宏律師指出,特區40年改革開放最重要的經濟成果之一是造就了一批各行業領軍民營企業,未來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應法治先行,保護民營經濟的獨特作用和價值,幫助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高運用法律維護權益、促進發展的法治能力,讓法律成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依法經營的護身符,為民營經濟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南方日報記者 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