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9月16日電 (蔡敏婕 戴蕾)廣州仲裁委員會主任陳思民16日介紹,該委員會從2019年9月到今年8月受理涉外案件276件,與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相比增長48.3%。其中,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案件占八成,案件內容涉及跨境金融、買賣、服務、運輸和股權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民商事合同的履行陷入困境。以廣州仲裁委為例,其受理的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均為廣州企業或居民的不足三成,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外地甚至海外的則占到七成以上,現場立案和開庭不僅不便,而且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互聯網仲裁突破空間阻隔,既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又能解決糾紛。廣州仲裁委在去年底啟用互聯網“云仲裁”平臺,新系統集網上立案、遠程庭審、區塊鏈存證等于一身,純線上案件平均結案時間僅20多天。
2月3日以來,廣州仲裁委受理案件近三分之一是通過網上立案,遠程庭審處理案件460多宗,爭議金額超32億元人民幣。
今年4月,廣州仲裁委東莞分會用遠程視頻庭審、“云仲裁”助力臺資企業“云調解”。6月至8月,廣州仲裁委受理的臺灣地區當事人的案件同比去年翻倍。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內地仲裁機構及來自新加坡、韓國、匈牙利、南非、泰國和墨西哥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與廣州仲裁委達成合作備忘錄,其中,韓國商事仲裁院將與廣州仲裁委共同研究推進互聯網仲裁標準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