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稱重按需點餐,主動提供小份菜、半份菜,免費提供打包餐盒,米飯可按半碗賣……自河源市文明辦、河源市商務局等部門聯合發起“杜絕餐飲浪費,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以來,河源全市餐飲經營者紛紛出創意、使新招,鼓勵和引導用餐者按需點餐、物盡其用,讓“光盤”成為新風尚,讓節約行為蔚然成風。
高校食堂“刷臉”稱重點餐
商場餐廳提供免費餐盒
午飯時間,記者在河源職業技術學院第三飯堂“智助餐廳”看到,河職院師生只要完成了綁定人臉設別,就可以通過“刷臉”打飯就餐,以智能稱重的形式自動結算;“吃多少點多少”全靠自助搭配。負責人介紹,自該“刷臉”就餐系統啟用后,廣大師生用餐時更加注意按需取餐、合理搭配了,食堂每天產生的剩飯剩菜實實在在地減少了。
河職院師生“刷臉”打飯就餐,“吃多少點多少”全靠自助搭配。
據介紹,自9月份開學以來,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就開展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珍惜糧食、光盤行動”主題教育活動,學校通過志愿隊伍加強宣傳引導;張掛宣傳標語、粘貼宣傳海報,營造濃厚的氛圍。同時,加強廚房管理,做到菜品、洗練、加工,銷售嚴格管理,豐富菜品和菜色,增進師生的食欲,減少浪費,以實際行動踐行“光盤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除了高校,河源餐飲行業也紛紛響應“杜絕餐飲浪費,共建文明餐桌”倡議。周末是市民外出用餐的高峰,午間,前往萬隆城購物中心用餐的市民逐漸多了起來。劉女士與小孩選擇到九毛九飯店用餐,點了一份面、一份醬骨頭和一份雞翅,剩下幾個雞翅沒吃完,她叫服務員拿打包盒打包。令劉女士驚喜的是,以往1個打包盒要收取1元,而現在,九毛九飯店向顧客免費提供打包盒。
免費餐盒受到食客們歡迎,服務員在點餐過程中也會及時提醒顧客按需點餐,盡量做到不剩飯菜。在商場的不少餐廳門口,“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宣傳標語十分醒目,服務員也會主動詢問用餐人數,并為顧客點餐提供合適分量的建議。
隨著河源市推行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光盤行動”漸漸成為河源人就餐新風尚。
持續開展文明餐桌活動
倡導“光盤行動”
為繼續倡導“光盤行動”,近日,河源市市場監管局也在市內美食街區開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之文明餐桌宣傳活動,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向餐館內正在就餐的市民發放“杜絕餐飲浪費,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倡議大家積極踐行“光盤行動”,按需點餐、珍惜糧食,養成打包等好習慣,做勤儉節約的宣傳者、倡導者、監督者,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氛圍,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糧食的行動,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響應。
河源某餐廳內張貼倡導“光盤行動”標語。
根據《河源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開展“文明餐桌光盤行動”方案》,河源市市場監管局立足保障公眾餐飲安全職責,聯合餐飲協會等部門座談倡導各類型餐飲單位開展“光盤行動”,通過制作發放倡議書、張貼海報和進企業、工廠、機關單位食堂和進社區、進學?!拔暹M”宣傳活動,邀請媒體報道和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發布等方式,多維度宣傳倡導,有力提升餐飲單位和市民踐行“光盤行動”和使用公筷公勺意識。
截至目前,河源已累計制作發放海報8300張、臺牌2200塊、倡議書1800份。同時,結合日常和專項檢查,執法人員深入餐飲單位現場宣傳倡導“光盤行動”。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將“文明餐桌·光盤行動”與餐飲服務產業發展、品牌打造、餐飲服務質量提升、餐飲服務日常監管、民生工程建設有機結合,健全完善常態化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深化“文明餐桌·光盤行動”,逐步形成行業協會自律、群眾自覺參與、政府激勵引導相結合的推進機制。
小餐桌體現大文明,小餐桌帶動大文明,文明餐桌理念正在深入人心。隨著河源市推行文明餐桌行動以來,“光盤行動”漸漸成為河源人就餐新風尚。打包、“光盤行動”、綠色消費、文明點餐、文明就餐、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行為,正逐漸成為市民的自覺行為。
【南方日報記者】余佩
【通訊員】河職宣 歐陽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