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16日電(蔡敏婕 陳鋆)在新發腫瘤患者中,三成以上是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和營養失衡導致;戒煙10年后,心血管疾病、肺癌的發病幾率呈直線下降……16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多位專家向市民和患者就各自領域進行健康科普,拉開今年中國腫瘤學大會“萬人科普進基層”活動的序幕。
當天,該院十多位腫瘤臨床首席專家為患者舉行義診。該院還派出8支“科普輕騎”隊伍,奔赴廣東各地進行為期一周的巡回科普、義診活動,將最新的腫瘤防治資訊和規范治療理念帶到基層民眾身邊。
這場科普活動也是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大腫瘤防治中心與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預熱活動之一。
中國腫瘤學大會將于11月12日至15日在廣州舉行。中國抗癌協會秘書長王瑛表示,今年中國腫瘤學大會腫瘤科普活動以更“接地氣”的方式,面向公眾舉辦線上的腫瘤科普宣傳和覆蓋全國的線下科普義診活動。
通過參與這場全國性科普活動,民眾可聽一場防癌抗癌故事分享,了解一組防癌抗癌健康食譜,學會一套實用健康養生操,糾正一個腫瘤防治認識誤區,改掉一個不良生活習慣,形成一個腫瘤早防早診早治的觀念。
中大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徐瑞華指出,今年科普活動參與科普的專家超過100人,計劃在超過100個城市開展超過100場線下腫瘤防治科普活動,線上科普活動覆蓋人群將超過100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