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容庚捐贈展中國美術館開幕,廣東這300件珍品驚艷亮相

            周代剌鼎、仲惠父簋、南宋佚名的《云山圖》、明代林良的《秋樹聚禽圖》……11月3日上午,“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開幕式,廣東省300件珍品驚艷亮相。

            容庚原名容肇庚,廣東東莞人,歷任燕京大學教授、《燕京學報》主編、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等,是我國著名的古文字學家、金石家、考古學家、收藏家,一生收藏了大量的青銅器、甲骨、書畫、拓片、古籍和珍貴文獻等。

            他不僅在收藏方面有極深的造詣,本身也是一位藝術修養極高的藝術大家,亦收藏了大量的青銅器皿、甲骨,以及大量的金石書畫、拓片、古籍善本,悉數捐贈給國家。遵循容庚先生的遺愿,容庚先生家屬向中國美術館捐贈先生珍藏自刻、他人為其所刻以及自己收藏的諸多印章計177方,作為國家學術研究之用。

            1922年,經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介紹,容庚進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讀研究生,后任燕京大學、嶺南大學、中山大學教授,一生著述甚豐,曾出版《金文編》《商周彝器通考》《武英殿彝器圖錄》《善齋彝器圖錄》等專著30余種,發表論文70多篇,其中《金文編》《商周彝器通考》尤為海內外學術界推崇。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容庚先生及其子女將藏品分批捐贈給國家,其中很多是國寶級的藏品,為我國民族文化傳承、文化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為展示容庚先生捐贈藏品的整體風貌,褒揚容庚及其家屬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中國美術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聯合策劃了本次展覽,從全國受贈單位中精選了容庚先生及其家屬捐贈品約300件在中國美術館進行展示。

            “容庚先生藏印作品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史料價值,值得后人研究和國家珍藏?!敝袊佬g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捐贈,將此項目申報“2020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展覽開幕之際,中國美術館將在七層學術報告廳舉行容庚捐贈展研討會,邀請15-20位相關學者、書畫界專家參加,在對話中探討于容庚先生的藝術及其收藏。為更持久完備地呈現容庚先生藝術成就及其對收藏捐贈的貢獻,中國美術館還將制作展覽畫冊1000冊,用于開幕式及展覽后期的推廣發放和學術交流,畫冊包括展出作品、容庚先生年表、手稿及相關研究文章等相關內容。

            看點一???

            廣州博物館10件(號)容庚先生捐贈文物參展

            廣州博物館借展10件(號)容庚先生捐獻的青銅器參加中國美術館舉辦的“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此次借展的青銅器均為1956年容庚先生捐獻,其中一級文物2件,為周代剌鼎、仲惠父簋,另有二級文物6件,一般文物2件。

            1956年,容庚將多年收集的95件青銅器捐贈給廣州博物館,其中的欒書缶為春秋時期的標準器,后被調撥至中國國家博物館,此次展覽中國美術館亦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借展欒書缶原件。

            1956年、1986年、1994年、2009年、2020年,廣州博物館多次策劃舉辦館藏捐獻文物展或容庚先生捐獻文物專題展,向社會各界表彰容庚先生向國家捐獻文物的義舉;同時不斷推進對容庚先生捐贈文物的研究、保護及利用工作,創新策展理念,及時出版科研成果,真正讓文物“活”起來。

            此次廣州博物館送展的10件(號)青銅器集中展示了容庚先生收藏、研究我國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學術成果,及其孜孜不倦的學術精神和大愛無私的捐贈義舉留給家鄉廣東的豐厚精神財富。

            看點二???

            廣州藝博院48件(套)容庚先生捐贈文物參展

            廣州藝術博物院作為此次展覽的承辦單位,亦作為接受容庚先生書畫藏品最多的機構,以容庚先生所著《頌齋書畫小記》為線索,從容庚先生捐贈的1083件(套)捐贈作品以及院藏容庚書畫作品中精選出48件套(實物165件)參加“有容乃大——容庚捐贈展”,其中包括兩件國家一級文物(南宋佚名的《云山圖》、明代林良的《秋樹聚禽圖》)、明代文征明的《醉翁亭記書畫合卷》、董其昌的《草書右丞律詩卷》等歷代書畫名家作品,亦有容庚先生自己創作的繪畫作品、書法作品,力圖全面地呈現一位鑒藏家、書畫家艱辛搜尋、保護、研究文物之歷程、為國家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的貢獻、令人高山仰止的學術、藝術面貌。

            兩件參展一級文物介紹:

            1、南宋佚名的《云山圖》

            南宋佚名的《云山圖》扇頁原是《宋元名畫萃錦》冊子中的第二頁。據《頌齋書畫小記》所記,這套冊子原有八頁,分別是:(一)陳容《龍圖》、(二)法?!恫遏~圖》、(三)《聽琴圖》、(四)《松陰高逸》、(五)《采菱圖》、(六)李唐《山居圖》、(七)《梅竹雙雉圖》、(八)《柳陰水閣圖》。其中第六、七、八頁,容庚分別贈予好友謝稚柳、陳佩秋和黎雄才,剩下的五頁捐贈給廣州美術館(現廣州藝術博物院)。從封面題簽和畫上所鈐鑒藏印可知,此冊曾為倦懷閣主人任振庭(民國時期藏家)所有。據容庚《頌齋書畫錄補遺》所述,整個冊子中,他最為欣賞的就是第二頁的無款畫。他對比了《支那名畫寶鑒》,認為此圖的“漁艇與《漁村夕照圖》(編者按:法常作)所畫絕相似,故定為法常作”,并將此圖定名為“捕魚圖”。1999年4月,經過國家文物局鑒定專家鑒定,該冊中法?!恫遏~圖》紈扇為南宋佚名畫家作品,專家將其定名為“云山圖”,其余四頁為清代佚名畫家作品或仿品。由此可見,容庚當年的審定是精準的。由于作品無款,印章又模糊難辨,很難確定是否為法常所作,但仍可斷為南宋時期畫家的作品。

            2、林良《秋樹聚禽圖軸》

            林良《秋樹聚禽圖軸》是一件流傳有緒的珍品。最早為明代內府收藏,畫上鈐有兩方負責管理皇室書畫的司禮太監王詵的印章。何時從明宮廷流出待考?!柏呦兰摇薄按魇霞也刈訉O永保之”“中天鑒賞”這三方鑒藏章的主人待考。畫上鈐有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的鑒藏印“玄賞齋書畫印”,以及清代收藏家鄭文燮的鑒藏印“鐵嶺鄭氏文燮號小舫珍藏唐宋元明名人書畫之印”。近代,又歸屬于著名收藏家劉體智所有。1948年,劉體智將該畫贈送給好友容庚。容庚得到這件珍品后非常喜愛,對林良藝術贊賞不已,評其“用筆之剛勁,用墨之深厚,尚有宋人法度,吾粵畫家得見真跡者必當以良為巨擘焉!”他對林良生平和藝術作了深入研究,查找了很多史料,詳細記述于著作《頌齋書畫小記》中,成為林良藝術研究的現代奠基者。1956年,為了支持地方博物館的建設,容庚向國家慷慨捐贈了一批文物,其中將《秋樹聚禽圖》捐贈給廣州市人民博物館。1957年,廣州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前身)成立,《秋樹聚禽圖》撥歸廣州美術館收藏。1988年12月,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專家一致認為此軸具真、精、新之三美,為林良存世作品中之珍品。鑒于林良是第一位進入全國主流性行列的粵籍畫家,此軸可謂意義非凡,為廣州藝術博物院之重寶。

            【南方日報記者】馮艷丹

            【通訊員】穗文廣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