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換新顏,是2018~2020年佛山市高明區廣袤鄉村中最真實的寫照。
佛山高明是廣東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區77個行政村(居)中,有49個為革命老區行政村(居)。2018年,佛山市印發《促進高明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三年(2018~2020年)特別幫扶計劃》,三年時間共安排4.9億元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改變高明革命老區鄉村落后面貌。三年來,高明通過黨建引領,強化資金保障、監督檢查、示范帶動等措施,完成高明革命老區村所有建設任務,實現了革命老區公共基礎設施的明顯提升。
三年幫扶如何改變高明革命老區?正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大踏步前進的高明,如何將幫扶轉化為發展動力?為期三年的幫扶計劃告一段落,但振興高明革命老區這篇文章,仍有許多章節等待譜寫。
經過改造提升,革命老區村大布村的硬件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攝影:曹忠信)
換新顏
老區村人居環境大提升
“沒有革命老區項目,像我們這種集體收入薄弱村,對于一河兩岸的改造提升想都不敢想?!备呙鲄^更合鎮鹿田村民小組長徐榕彬不禁感嘆萬分。在他面前,一段嶄新的水泥制式護欄包圍著河涌,一條新橋連接兩岸,岸邊的紫荊花絢麗綻放。一河兩岸景觀的改造提升改變了村中以往路面坑坑洼洼、村民雨天涉水出行的狀況。而工程耗資的170多萬元,全部來自革命老區幫扶計劃撥款。
革命老區幫扶計劃明確,3年4.9億元的資金是針對解決高明革命老區存在的最基本、最迫切和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重點推進村道巷道硬化、鄉村環境衛生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安全優質供水、鄉村風貌改造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面對數百條革命老區村的改革任務,4.9億元的幫扶資金必須花在最重要又最需要的項目上來。
更合鎮水井村委會下轄的坳背村的革命老區項目建設資金約12萬元,利用這筆錢,該村完成了村中巷道硬底化,成功讓村容村貌上了一個臺階。有了硬底水泥路,村民告別下雨出門沾土帶泥、天晴出門煙塵滾滾的日子,生活質量得到提升。同在更合鎮的旺田村,則用20萬元革命老區項目資金給村里裝上了路燈、修復了破損的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為了確保幫扶資金真正花在實處、急處,高明區對各村(社)申報的項目實行嚴格把關,不在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范圍內的項目堅決不批,超過所需資金部分的款項堅決砍掉。從眼下無數個例子可以看出,不論是百萬級別項目還是十多萬元的項目,都恰到好處地完成了補齊公共基礎設施短板的任務。
經過近三年的推進,目前全區393個革命老區村(經濟社)建設任務完成,革命老區面貌得到明顯提升,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得到明顯改善,其中革命老區村巷道硬化率達100%、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農村公路養護率達100%、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有力推動實現老區變新區、舊貌換新顏,老區人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高明區創新地把革命老區項目審批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結合起來,環境整治見效的村(社)能獲得一定程度的項目審批傾斜。不少村民看到經過清拆和建設后,村容村貌確實有了巨大提升,態度由原來的觀望轉變為主動參與,涌現出一批批自覺維護環境、參加義務勞動的“急先鋒”。村民的內生動力在幫扶計劃的影響下得到了充分調動。
補短板
推動城鄉協調平衡發展
當前,高明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鄉村發展不充分。因此,推動革命老區發展、補上高明發展的短板意義重大。從這個角度來看,高明革命老區三年幫扶計劃實施以來煥發的新面貌,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修路、搭橋、裝路燈……這些只是革命老區幫扶計劃的基本內容。革命老區項目建設的最初定位,是要努力化解高明革命老區鄉村建設嚴重滯后全市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的突出矛盾,著力解決好佛山市區域發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簡而言之,高明革命老區發展的快慢優劣,直接影響著高明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影響著佛山競逐大灣區的底氣。
事實也是如此。革命老區項目的建成除了明顯提升相關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水平和鄉村環境,更給當地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當中不少農村以此為基礎大力落實人居環境整治,其收益遠超出項目建設本身。例如,2020年第三季度全市農村人居環境考核中,高明的小洞村、墳典村、良村村作為革命老區村分列全市明檢村第二、第三名和暗檢村第一名,三條村均獲得了真金白銀的100萬元獎勵。在看到鄉村環境切實改善、居住條件明顯好轉以后,不少村民、鄉賢回流到農村參與村務的決策和實施,越來越多的高明農村迎來了久違的興旺人氣。
高明農村道路硬底化、農村“廁所革命”落實、污水處理設施完善,不僅讓村民更有幸福感,還讓農村謀劃未來發展有了更多可能。目前,高明已經搭建共計35個村級快遞服務平臺。持續改善的農村道路,讓快遞進村成為現實。不少村民在家門口既能享受快遞便利,又能依靠物流促進農產品銷售。
在廣泛進行革命老區建設的同時,高明區確定了鄉村建設“建示范、抓重點、?;尽钡乃悸?,在全區遴選了4個區級鄉村振興示范村、9個鄉村振興重點村加以打造,不少示范村、重點村同時還是革命老區村,在振興革命老區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例如,更合鎮小洞村利用村中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特點,打造文旅產業。楊和鎮大布村引入堅果種植產業,使老區人民實現經濟增收。
通過基礎設施的完善、環境的提升,高明革命老區才更有抓住發展機遇的能力??梢哉f,高明革命老區幫扶計劃的順利完成,為高明努力打造“灣區樞紐新門戶、臨空經濟新中心、田園城市新樣本”新目標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矗立于小洞村村道旁的革命烈士雕塑。(攝影:曹忠信)
謀全局
高明興起鄉村建設熱潮
三年時間的革命老區提升計劃已經完成,但高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才剛剛開始。在完成革命老區幫扶計劃基礎上,高明正努力探尋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泥l村振興方法論。
在幫扶計劃落實之初,革命老區村從申報項目到施工進場之間所耗費的時間相當漫長,導致工作進度未如理想。針對這一情況,高明區制定出臺了《佛山市高明區關于加快高明區革命老區項目建設進度的指導意見》,大膽明確100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各鎮(街道)可通過政府采購方式組織實施;100萬元以下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可采取直接委托方式進行,大大優化了內部管理和審批流程。
以單一個革命老區項目為例,幫扶計劃剛實施時,開工前走流程至少需要3個月。而新的指導意見落實后,走流程時間縮短至1個月內,極大地提高了項目的落實速度。與此同時,高明區通過執行《關于進一步優化高明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專項資金使用流程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以及強化監管,確保革命老區項目不會因工程審批時間縮短而出現風險。各鎮街通過倒排任務,掛圖作戰,全力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在資金和政策的扶持下,高明鄉村興起建設熱潮,不少非革命老區村借助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契機,通過村民、鄉賢自籌資金的方式啟動建設。為此,高明區特意印發實施有關方案,明確從2020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安排3000萬元區級財政資金促進非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建設,切實改善非革命老區村人居環境,促進全區鄉村全面振興。
更令人鼓舞的是,隨著革命老區建設切實收到成效,高明農村自主要求發展產業的意識開始覺醒。出于維護革命老區建設成果,保持人居環境干凈整潔的考慮,以及農村股份制改革、拆舊復墾等工作的同步推進,不少農村都提出了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的想法。以荷城石洲、楊和大布、明城墳典、更合小洞4個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為中心,周邊已經陸續布局起不同的農村產業類型。革命老區村產業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態勢。
2020年,高明區印發實施《佛山市高明區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用二十條精準有力的舉措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的全面壯大。高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高明將在全面完成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三年特別幫扶計劃的基礎上,按照“二十條”措施的部署振興鄉村產業,繼續推動革命老區村經濟加快發展。
數讀高明革命老區村建設成效
高明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三年(2018~2020年)特別幫扶計劃,以3年時間、4.9億元,重點推進高明革命老區農村村道巷道硬化、鄉村環境衛生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農村安全優質供水、鄉村風貌改造提升、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等公共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建設。
截至2020年12月,革命老區村巷道硬化率達100%,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農村公路養護率達100%;村莊保潔覆蓋面達100%,基本建成103個農村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全區累計新建、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公廁783座,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達100%。
(作者單位:高明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