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5月31日,記者從深圳市婦聯獲悉,深圳又新授牌兒童友好基地90個。截至今年5月,深圳已累計授牌市級各類兒童友好基地201個、區級159個。
市級兒童友好實踐基地翻倍
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形成全社會支持和積極參與的共建格局。各類兒童友好基地可將兒童友好由理念轉為全面鋪開的實景,為兒童提供了更加精準化、專業化、便利化的服務。
此次新授牌的90個基地包括兒童友好街道1個、社區16個、學校15個、醫院/社康中心7個、圖書館4個、公園9個、實踐基地36個、出行項目2個。
與2020年底相比,市級兒童友好實踐基地由38個增至74個,社區由16個增至32個,學校、公園均由11個增至26個,醫院/社康中心由18個增至25個。
率先出臺兒童友好實踐基地建設指引
自2015年深圳市提出系統性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以來,已在全國率先出臺了社區、街道、公園、學校、醫院、圖書館、母嬰室、兒童參與八大領域兒童友好建設指引。近期,深圳市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再次率先制定出臺《深圳市兒童友好實踐基地建設指引(試行)》(下稱“指引”)。
指引以空間類型和功能特征為依據,創新性地將深圳兒童友好實踐基地劃分為七個類型,并從空間、服務、文化、運營四個層面對兒童友好實踐基地建設進行規范,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同時,指引還突出強調了深圳本土區域特色,提出了完整、規范的申報流程,建立了專家庫管理制度,并提供了相關工作工具包,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據悉,2021年,深圳市婦兒工委還將聯合相關部門編制新一輪五年行動計劃,繼續拓展兒童友好建設新領域,進一步全域推進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
新授牌的兒童友好基地有哪些亮點?跟小南一起來看看吧!
深圳市兒童友好醫院:
光明區科學育兒指導中心
在深圳率先開展重點針對3歲以下兒童的科學育兒指導,包括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兒童營養、高危兒管理、早產兒追趕成長指導、體弱兒監測、兒童早期發展的管理等。
開設幼兒早期發展指導課堂,采用醫教結合的親子教育創新模式,引導新生代父母學習科學育兒的方法和技巧,解決教育過程中的情緒問題,增強兒童自信心,守護兒童天性,最大化激發兒童的天賦和潛能。
深圳市兒童友好圖書館:
福田區南園街道玉田社區圖書館
根據兒童需求,玉田社區圖書館設置專門的兒童閱讀區域,在全市率先啟動24小時社區圖書館閱覽服務,并通過“互聯網+讀書”方式推廣全民閱讀,提倡新媒介閱讀,探索多種形式、多種載體的新型兒童閱讀方式,包括繪本書屋、云享閱讀、一日館長、點亮夜讀之燈等。
深圳市兒童友好公園:
寶安區航城街道簕杜鵑谷公園
采用“依山依水順生態、一步一景花滿谷”的理念精心設計和打造簕杜鵑市花公園,園內種有簕杜鵑118種,建有全市第一家簕杜鵑科普館、第一個室內外結合的簕杜鵑科普教育基地。簕杜鵑谷公園是航城街道依托鳳凰山體打造的一項民生工程,已經成為轄區兒童及其家庭最受歡迎的日常休閑和周末出游場所。
深圳市兒童友好實踐基地:
龍崗區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中心
這是龍崗區公安分局聯合區教育部門設立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中心研發了一套完整的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組建了專職教官隊伍長期開展教學工作,相關課程在“2019中國公民警校與少年警校發展論壇”榮獲銀獎。
中心以培養愛國擁警的燈塔少年為目標,組建“龍崗少年警營”,已舉辦特訓班61期,開展活動近600場,每年服務近2萬名兒童。中心現有多個教育館群,綜合訓練場館已服務59萬人次,消防體驗教育場館每學期服務1萬多人,禁毒與防邪教體驗教育館每年服務3萬多人,中心還開展線上安全教育,觀看高達225萬多人次。
深圳市兒童友好出行項目:
坪山區中山小學、中山中學兒童友好學道
坪山區選取中山小學和中山中學長度約2306米通道開展首個兒童友好學道試點,充分展示“智慧坪山”“綠色坪山”特色品牌。
學道以太陽花為logo,象征學生恰似一輪初生的太陽,表達了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期望;精細化設計交叉路口,完善路口標線,設置智慧斑馬線、人行道道釘信號燈,強化過街功能,提高兒童交通出行和過街的安全性;改造慢行道,新建無障礙坡道,并建設風雨連廊,提高學生及家長的慢行舒適性;采用陽光彩虹路設計理念設置學道路面,增強學道的趣味性。
【記者】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