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著金黃水稻的農民笑意盈盈、套著繩索的老黃牛辛勤耕耘、迎來豐收的魚塘生機勃勃……這些畫面,有沒有讓你勾起童年回憶、想起家鄉?在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這些充滿農耕氣息的墻繪隨處可見。以墻為布,畫美鄉村,乘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冼邊的人居環境整治成果讓人眼前一亮。
四季農耕景致上墻,勾起濃濃鄉情
千百年來,我們的先祖先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與農具為伍,腳踏實地,這樣的農耕生活,不僅代表著一種生產、生活方式,更凝聚著農民自強不息的精神。
在冼邊經濟社,有一條原本破敗的小巷,現已改造成為百米農耕展示長廊,將老一輩的農耕生活場景以彩繪的形式“上墻”,成為了色彩繽紛的網紅地標?!颁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痹凇稗r耕展示長廊”的入口,一首《憫農》道出了農耕時代農民的艱苦勞作、積極向上的高尚品格。
冼邊村“農耕展示長廊”。(攝影:李仁生)
育秧、插秧、牛棚、割禾、打谷、交糧……這條百米農耕文化參觀路線,生動再現了春播種、夏耕耘、秋收獲、冬蓄力的四季農耕景致,展現了招大社區老一輩人的勞動生活場景,為人居環境整治注入豐富的農耕文化內涵。
“以此回憶農耕時代,追溯農耕場景,希望能激發年輕一代,建設美麗招大。”招大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經聯社社長招國強表示,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堅持長效管理相當重要,除了這條參觀路線,其余橫街窄巷也一樣要保持干凈?!叭魏稳巳魏螘r候來,看到的村里環境都是整潔干凈的,這就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p>
包括長廊在內,長廊附近的“七彩池塘”和百米綠道也是村民休閑“打卡”的好去處。整改前的七彩池塘原本是一個死水塘,水體污濁發臭,住在周邊的村民苦不堪言。經過改造后,魚塘碧綠、棧道雅致,現在每天都有大人小孩前來觀賞錦鯉。招大社區還利用長廊周邊的閑置地改造成多個漂亮美觀的“四小園”,栽種各式蔬菜、水果、鮮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的同時,也美化了村容村貌。
冼邊村“四小園”。(來源:招大社區居委會)
嫁到冼邊經濟社已有60多年的蔡翠嫻今年82歲,對于冼邊村環境的改變,她深有感觸。“以前這里的村道非常窄,全是石子路,坑坑洼洼的,現在街道寬闊干凈,每天還有人來搞衛生,真的很舒服?!辈桃涕_心地說。
黨建引領,全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
農耕展示長廊只是招大社區冼邊經濟社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的一部分。在冼邊村口,有一座青磚灰瓦的老建筑,這是冼邊經濟社黨支部活動室。據悉,這個建筑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原是舊米機房,2019年11月被重新修葺,用作黨員活動室?;顒邮依锏姆苛?、地磚、樓梯等都保持了古樸的樣貌。據介紹,室內保持原貌就是為了讓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留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每周四,冼邊經濟社黨支部書記、委員都會在此辦公,積極聯系群眾,聽取群眾意見,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真真正正發揮黨員表率作用。
在活動室的不遠處,是冼邊“幸福之家”,其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公廁,現在通過改造成了村中老人們的“幸福之家”,它不僅是活躍社區文化氛圍的多功能陣地,也是社區幸福院服務工作的延伸。
在冼邊,老人小孩在大樹底下怡然自得,現代化文明公廁煥然一新,村民笑稱這是“五星級廁所”。2020年,招大社區冼邊村公廁還入選了佛山市“示范文明公廁”。這樣看得見摸得著的美麗蝶變得益于招大社區不遺余力地創新性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冼邊村改造后的公廁。(來源:招大社區居委會)
要想鄉村振興大步走,離不開基層黨建工作的穩扎穩打,招大社區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不斷激發黨員干部活力,進一步推動建設美麗招大。2021年4月,招大社區召開了新一屆干部、經濟社社長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建設美麗招大 打造獅山最干凈社區”動員大會,黨員干部紛紛表決心,發出務必使社區環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堅定誓言。
招大社區黨建主題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好去處。(攝影:李仁生)
建設黨建主題公園、道路提升、景觀提升、綠道建設……在黨建引領下,招大社區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完成了黨建主題公園、“廁所革命”、田頭棚整治、冼邊幸福之家、社區最美庭院試點等多個項目。鄉村振興的美麗種子正灑落在招大社區的每個角落,讓“村在景中,景在村中”變為現實,讓村民生活更有盼頭。
(作者單位:黎思嘉、李仁生:佛山新聞網;招燕楣:獅山鎮招大社區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