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從最初的恐懼中走出來了??謶诌@種情緒是最不該有的,我們應該去積極應對它?!?9日年初五,武漢連日的陰雨告一段落,久違的太陽出來了。在漢口醫院內科2樓隔離病房,43歲的張涵對記者說。
這是首批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下稱“廣東醫療隊”)正式接管漢口醫院一病區的第4天。4天來,從改造病區設置、規范診療流程,到安慰鼓勵病患、積極籌集設備,廣東醫療隊的到來,在分擔漢口醫院醫護人員壓力的同時,也給病患帶來新的希望。
醫護??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
“吳醫生,你們從廣東趕來,能支援我們多長時間?”看到醫生查房,58歲的蔡小林試探著問道。
“放心!你們不出院,我們不撤離?!睆V東醫療隊員、中山一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健鋒安慰他。
蔡小林似乎放下心,不停點著頭,朝吳健鋒豎起大拇指。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首家被確定為應對疫情的定點醫院,廣東醫療隊接管的內科2樓病區,目前共收治約70名患者,其中約四成為危重癥。
“剛接手時,的確很困難?!眳墙′h一一數道:病房系臨時改建,隔離防護不達標;危重癥患者占比高,醫護人手明顯短缺……“但是我們來,不正是為了解決困難嗎?”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搶救生命,在醫護人員心中永遠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中山一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吳健鋒
吳健鋒和隊友們發現,面前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病患的心魔。
由于患者增長較快,在廣東醫療隊和其他支援力量到來之前,漢口醫院醫務人員即便滿負荷運作,依然嚴重短缺;有的患者病情發展快,對新型冠狀病毒不了解,更難免焦慮。
“剛來時,很多病人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眳墙′h說,抵抗新型冠狀病毒,病人自身免疫力非常重要,焦慮情緒顯然是不利的。廣東醫療隊領隊郭亞兵等專家們告訴隊員,要多多鼓勵患者,幫助他們建立信心。
在病房內,記者留意到,醫護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與病人互動時,常常鼓勵他們:“不要緊張,深呼吸。”“要相信自己的身體,多吃多睡,一定能戰勝病魔!”
多數病人都給出正面的反饋:“聽醫生的話,這幾天我拼命吃!”47歲的病人鄒奇語氣中透著淡定。
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連日來的診治經歷,讓吳健鋒常想起醫生們熟悉的這句名言?!搬t生扮演的心理疏導角色,其重要性不亞于診療本身。”吳健鋒說。
病患??恐懼的情緒是最不該有的
“要是我的心垮下去了,我的家就完了。”武漢人張涵說。
記者見到張涵時,這個不惑之年的男子剛剛收到信息,他的父親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金銀潭醫院去世了。而他的母親此刻則躺在漢口醫院廣東醫療隊接管的病房內,所幸病情穩定。
“我已經從最初的的恐懼中走出來了?!睆埡劾镟咧鴾I,語氣確很堅定:面對疫情,最重要的是強大的內心。
盡管包括父母、姐姐在內的多個家人感染或疑似感染,他本人也多次暴露,曾6天6夜陪護父親、睡眠不足10小時,但如今,他已經建立起足夠的信心。
“包括廣東醫療隊在內,五湖四海的支援者趕來了,讓我們一起加油!”張涵說,廣東醫療隊接管后,病房里醫護人員響應速度明顯快了,“精氣神也有很大改觀,很鼓舞我們!”
廣東醫療團隊的護士們用橡皮手套制作了用于捆綁的扎帶,方便物品的管理與取用。
同樣受到鼓舞的還有鄒奇。28日起,經歷了煎熬的3天咳喘、呼吸困難,鄒奇的癥狀開始好轉?!皬V東醫療隊的付出很大,接管了整個病區,不僅要診療患者,甚至還要負責病房的環境衛生。感謝廣東人民對武漢人民的支持!”鄒奇說。
在鄒奇看來,廣東醫療隊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士氣”的提升?!按饲?,漢口醫院自身醫護人員已經精疲力竭,作為患者我們很理解。廣東醫療隊的到來補充了生力軍,讓病房的面貌得到很大改觀?!编u奇說,更多的患者有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向好??制氧機來了,氧療有改善了
中山一院吳健鋒、南方醫院肖冠華、妍麗、海秀……來自不同醫院、身穿防護服難以辨認,廣東醫療隊隊員們發揮聰明才智,用馬克筆在身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馳援武漢以來,面臨隊員互相不熟悉、環境陌生等諸多障礙,隊員們想出各種妙招應對。
廣東醫療隊所接管的病區,系漢口醫院原呼吸內科病房臨時改建,并不符合傳染病房隔離與防護標準。為此,醫療隊領隊、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感染科主任郭亞兵,醫療隊院感督導組組長、中山一院醫務處副處長劉大鉞等專家多次現場調研,爭分奪秒地對病區進行流程再造,重新劃分了污染區、半污染區、緩沖區與清潔區,力爭讓醫護人員得到最大防護。
對病患來說,更重要的則是診療流程的規范和設備的完善。
29日,最讓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廣醫一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愛蘭欣喜的,是緊急籌集的20余臺制氧機送達醫院。
“肺部受到損傷時,氧療是重要的治療手段?!标悙厶m說,而漢口醫院正面臨著氧供不足的嚴峻局面。陳愛蘭與醫療隊總領隊易學鋒等尋求各方渠道,終于找到有廠家在武漢有一批存貨,并緊急調配至漢口醫院。
在沒有多余人力的情況下,醫生要自己動手將氧氣瓶推到病房。
更多的力量在同時行動。
中山三院醫療隊隊員楊彧與中山大學校友會取得聯系,積極發動校友會資源,采購了15臺制氧機,并由中山三院第二批援漢醫療隊隨飛機連夜帶到武漢。目前,這批制氧機也已抵達漢口醫院。
“這批制氧機將讓更多‘嗷嗷待哺’的危重癥患者得以緩解,診療效果將大大改觀?!标悙厶m緊繃的神經終于得到些許放松。
“廣東醫療隊不遠千里來到武漢,目的就是救治病人。困難面前我們沒有退縮,整個病區的確正在向好?!辈》績?,吳健鋒一邊查看病情,一邊說道。
南方日報特派記者 卞德龍 攝影 特派記者 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