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穎 張艷)2020年,面對疫情挑戰,廣東銀保監局轄內(不含深圳,下同)人身保險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截至2020年底,廣東人身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052.87億元,同比增長4.06%,“十三五”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5.72%,保費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年累計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險保障81萬億元,賠款與給付支出502.01億元。
在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方面,廣東保險業在大病保險已經實現全省覆蓋的基礎上,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在廣州、佛山、珠海、惠州等13個地市開展的“市民?!鳖惗ㄖ粕虡I醫療保險項目,以不到200元的定價提供超200萬元的風險保障,累計參保人數1050.87萬人,人均保障增加超百萬元,有限減輕了群眾看病負擔。
為了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對于健康保險在三地互聯互通的需求,廣東人身保險業積極構建特色產品體系。截至2020年底,廣東人身保險業已落地4款跨境醫療險產品、3款大灣區專屬重疾險產品,為超過1萬名客戶提供保險保障。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保險業在加強灣區居民保障、提升消費體驗方面,將持續開展更多有益嘗試。
與此同時,廣東人身保險業還在加快創新推進普惠養老產品,建設廣東養老保障第三支柱。截至目前,廣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803萬余人,1.5萬人次享受長護險待遇,基金累計支付超過5億元,人均每月支付2600元,待遇保障水平位居全國前列。高齡重度失能老年人照護保險累計服務超過4000個家庭,提供高齡老人照護金近1000萬元。
“長護險讓家里多了一個成員和得力的幫手”。廣州市75歲阿婆高姨說,在喪子后她獨自照料臥病在床的老伴,長護險緩解了她的壓力。據了解,作為全國首批長護險制度試點城市,廣州的業務模式為全國首創,即從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統籌資金中劃撥人均130元的保費,為喪失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年老、疾病傷殘等需要長期照顧的被保險人,提供專業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
廣東銀保監局介紹,下一步,廣東人身保險行業將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產品,為廣東人民提供更完善的保障,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保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