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見習記者/王昕桐)2月18日,作為“聽見花開”廣州文化文藝系列發布系列活動之一,“人文灣區 光影筑夢——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交流與合作主題發布活動”于廣州大劇院舉行。
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金雞影展;活化使用廣州、羊城、永漢電影院和平安大戲院等歷史電影院;加快建設博納影業、華誼兄弟、英皇娛樂等電影產業頭部企業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發起粵港澳大灣區“人文電影”工程正式倡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兩周年之際,廣州影視產業趁勢而上,采取一系列舉措打響“制作在廣州”“拍攝在廣州”“首映在廣州”“展映在廣州”四大品牌。
2020年可謂廣州電影產業的豐收之年:博納影業集團落戶廣州;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正式成立;“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發布;廣東出品的影片《掬水月在手》與《點點星光》雙雙折桂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截至2020年底,廣州市影視企業突破600家,其中電影院255家,擁有超過20萬張觀眾席。盡管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廣州市總票房仍達到6.84億元,繼續穩居全國城市票房榜第四位。2021年春節假日期間(年初一到初六),全市電影票房近1.7億元。
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介紹,廣州電影產業持續壯大,正加快博納影業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大灣區華誼兄弟文旅中心、英皇娛樂南方總部等項目建設,形成利于生產創作的政策,吸引優質電影資源和高精尖電影項目集聚。
時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兩周年,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如何乘著人文灣區發展的春風,良性快速發展?在電影理論家、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汪天云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電影的重要基地和發展前哨”,粵港澳地區文化傳統中所具有的革命基因、開放基因和勤奮基因,是促成區域電影事業發展的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影協將從今年上半年起,與廣州共同發起粵港澳大灣區金雞影展,每年上半年在廣州啟動,面向大灣區進行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