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近日,廣州交通運輸局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具體明確了廣州交通建設總體目標“三步走”。明年,廣州將完成“十三五”綜合交通規劃各項任務。至2035年,廣州將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國際及地區直達航線190條以上,實現至長三角、成渝城市群4—6小時通達,至臨近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至省域地級市1—1.5小時通達。
廣州還將推動建設世界級鐵路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中心,高標準推進廣州站、廣州東站改造升級和廣州北站、白云站(棠溪站)、南沙站建設,預留廣州北站、南沙站升級為鐵路樞紐主要客站條件,實現多站布局、多點到發,打造形成世界級高鐵樞紐格局。
《實施意見》明確,廣州將以南沙作為先導區,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和車路協同發展,加快5G車聯網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場景示范,將廣州打造成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智能出行產業集聚區。
廣州還擬規劃建設綠色出行示范區,在綠色出行示范區內,引導小汽車出行向綠色出行方式轉變。至2035年實現綠色出行占全方式比例達到90%。
南方日報記者 鄭慧梓
■數讀
廣州交通2035年目標
◎廣州地區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4億人次左右,貨郵吞吐量達500萬噸左右。國際及地區直達航線190條以上。
◎廣州港貨物年吞吐量達7億噸,集裝箱年吞吐量達3800萬標準箱,郵輪旅客數量250萬人次。開通集裝箱航線300條,其中外貿班輪航線160條以上。
◎廣州至長三角、成渝城市群4—6小時通達,至臨近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至省域地級市1—1.5小時通達。
◎廣州市域公共交通(不含出租車)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60%(主城區占比達到70%),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