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云計算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一方面,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使得“線上經濟”崛起,部分行業對于云服務的需求明顯上升,且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越加迫切,云服務滲透加速;另一方面,“新基建”政策對數據中心建設的大力支持使云計算發展受益。
面對行業良機,各大云計算廠商欲搶灘市場,BAT亦陸續宣布加碼“新基建”投資。而決定云計算發展快慢的關鍵一環,則是云計算基礎設施數據中心。
據騰訊云資源管理總監阮夢介紹,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能夠更好地承載大規模用戶的用云需求,也能夠降低整體基礎設施的邊際成本,從而進一步降低用戶用云成本。
由此可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集群對云服務加速向市場滲透起積極作用。因此,欲加速云計算發展,必須有數據中心做其堅強后盾。而騰訊云在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的建設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7月3日時,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這是國家“新基建”戰略背景下,騰訊云首個開服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同時也是華南地區迄今為止最大的新基建項目,整個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服務器超過100萬臺。
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將全面落地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200項新興數字化技術,還將與騰訊云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已有的核心節點以及邊緣節點充分連接,形成全面覆蓋大灣區、輻射東南亞的數據中心互聯平臺,重點推動大灣區內各行業的數字化升級。
(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良賢,清遠市委書記郭鋒,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等共同啟動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
事實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開服是近一個月來,騰訊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第三個大動作。早在6月6日,騰訊上海數據中心項目便在上海松江正式開工。6月23日,騰訊在第四屆全球智能大會與天津達成戰略合作,欲在濱海新區新建一個容納30萬臺服務器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
動作不斷的背后,是騰訊(00700)對云計算發展的堅定投入,騰訊云必將迎來加速發展。而在新的行業機遇下,通過布局的不斷加碼,騰訊云有望持續提升其市場份額。
高效速度展現領先技術
作為騰訊云首個容納百萬服務器的數據中心集群,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采用了多項目前最領先的技術,是騰訊在新基建領域技術和實力的集中體現。
在建設模式上,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采用了騰訊最新的數據中心建設技術T-block,將數據中心各模塊以標準化、產品化形式交付,實現數據中心像樂高搭積木一樣快速建設。從土建到機電交付,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只用了一年,創造了同等規模數據中心交付的行業新紀錄。
這也意味著,騰訊云在數據中心的建造速度上已處于領先水平,這為云計算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
除建造速度高效外,綠色環保也是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的一大亮點。該數據中心通過采用間接蒸發冷卻、HVDC+市電直供、冷熱通道隔離、優化氣流組織、太陽能供電等節能技術和系統方案,并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等的辦法,使數據中心PUE(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負載消耗的能源的比值)低于1.25,在整個華南地區處于最優水平。
此外,多項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也讓數據中心高度智能化。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通過騰訊自研的騰訊智維平臺,讓數據中心經理遠程就能運營管理數據中心,并通過巡檢巡邏機器人及騰訊覓蹤智能安防管理,簡化運維流程并減少人員操作失誤風險,讓數據中心運維更可靠。
同時,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還將首次大規模部署騰訊云第一款自研星星海服務器,滿足云計算場景下對服務器的超大規模交付、需求多樣化、高性價比、高可靠性以及軟硬件一體化等方面的要求。
密集布局,加速項目落地
事實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開服是近一個月來,騰訊在數據中心領域的第三個大動作。
早在6月6日時,騰訊上海數據中心項目在上海松江正式開工,該數據中心作為騰訊在華東地區新基建布局的重要一環,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
而在6月23日,在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騰訊與天津達成深化戰略合作。騰訊將在天津既有數據中心基礎上,在濱海新區新建一個容納30萬臺服務器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是目前華北地區單期規劃規模最大的超大型綠色節能數據中心之一。
頻頻動作的背后,是騰訊對于云計算的堅定投入。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表示,新基建的發展,讓實體經濟在應對重大災難方面更有韌性,在后疫情時代也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未來,騰訊將在國家新基建戰略下,持續輸出騰訊新基建的技術、能力和經驗,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轉型。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業務不斷發展,騰訊云的數據中心規模和布局也在不斷擴大。截至目前,騰訊云已經在全球26個地理區域運營著53個可用區,部署服務器機架超過10萬個,能夠為遍布全球的客戶提供全面的云計算服務。
騰訊云業務持續擴張
其實,騰訊云在國內已占據了明顯市場份額。據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時,騰訊云的市場份額為18%,是國內第二大的云服務廠商,較第三名百度云的市場份額高出近10個百分點。
騰訊云之所以能后來居上,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基礎設施的快速搭建。騰訊云是國內首家服務器總量超過100萬的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寬帶峰值突破100T的公司。這代表著騰訊云服務的業務規模、承載的網絡流量已經邁入全球第一梯隊。
其二,騰訊云產業生態的快速發展。2019年時,騰訊云合作伙伴數量增長40%,涵蓋了19個行業,共同服務客戶超過20萬家。來自合作伙伴的收入占整個騰訊云收入的比例高達30%。
其三,騰訊云在政企服務與金融領域獲得突破。2019年時,騰訊政務云覆蓋省級行政區28個,項目數量151個,合同金額26億元。而在金融領域,截至2019年時,騰訊云已經有6000+客戶,包括150多家銀行客戶,數十家保險及證券公司,70%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80%新籌保險公司都是騰訊云的客戶。憑借騰訊在游戲領域的領先地位,目前國內超過一半的游戲廠商選擇了騰訊云的服務。
在政務、金融、游戲等領域積累經驗后,騰訊有望將成功模式向自身有明顯優勢的通訊領域、音頻領域、廣告領域復制,從而加速對產業互聯網的滲透。
長遠來看,產業互聯網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數字化經濟的持續推進,云計算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不斷對數據中心的投資加碼下,騰訊云有望保持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