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名片
名稱:越秀銀幸頤園(赤崗)養護院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赤崗西路
獲評年份:2019年
“馬婆婆常說‘穗穗’,是什么意思?”“‘穗穗’,就是小小的意思?!弊罱?,護理員陳阿姨為了照顧好72歲的馬婆婆,一直在學習潮汕話。
陳阿姨說,馬婆婆有認知障礙,只有弄懂最常用的幾個詞,才能有溝通,才能照顧好她。
陳阿姨所在的養護院,是越秀銀幸頤園養護院,2019年初正式營業,當年底獲評廣東的五星級養老機構。
院長周雯芹告訴記者,隨著群眾對養老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養老機構已經在根據當地文化、環境、老人生活習慣等進行調整,從語言、飲食到建筑特色,越來越個性化。
為照顧老人學會潮汕話
剛到養護院時,馬婆婆總是待在房間里,情緒十分低落。這可急壞了陳阿姨。
馬婆婆是揭陽普寧人,生活在韶關,后隨兒子來到廣州,主要講潮汕話。
一年前,她住進了養護院,由陳阿姨24小時貼身照顧。陳阿姨來自湛江,主要講粵語和雷州話。
剛開始,陳阿姨只能先記住馬婆婆句子的大概發音。兩人一起散步時,她會請教一對來自潮汕的長者夫婦。后來發現馬婆婆喜歡跟一位潮汕籍司機打招呼,立刻抓住機會找司機學上幾句。
漸漸地,陳阿姨不僅能聽懂了,還可以領會老人家獨有的“暗語”。有了可以聊天的人,馬婆婆愿意多說話了,性格也開朗起來,遇到大家她開始笑瞇瞇地打招呼:“你們好!你最好!”
“場景模擬”緩解疫情焦慮
在因疫情封閉的140多天里,老人們忍不住想出門喝早茶了。
“干脆把早茶搬進來吧。”工作人員聯系了廣州酒家,找來了餐廳內的裝飾物,把食堂打造成了廣式茶室。茶壺、蒸籠、點心卡……連餐具上都印著酒家的名字。
“我在飲茶呀,好好食呀!”老人們四人一桌,一邊品嘗著美味茶點,一邊用電話和家人視頻分享喜悅。
這樣的“場景模擬”不是第一次了。
疫情期間,為了緩解老人的緊張焦慮情緒,豐富老人們的生活,院內還舉行過模擬集市。欖菜、八寶粥、棉簽……各類食品和生活用品琳瑯滿目。老人們一家一家挑,一樣一樣選,別有樂趣。
目前全院自理類老人僅占30%,護理類老人比例很高,就醫就成了一大問題。周雯芹指了指外面,“我們同一個大院,就有康頤康復醫療中心。醫生可以進入病房診治,每天都來查房?!?/p>
平時,老人們只需穿過走廊,就能來康復醫療中心看病、開藥、做理療?!耙徽臼椒?,做到小病、慢病、住院不用出院門?!苯衲?月,康復中心還成為廣州市醫保定點單位,長者就醫結算更方便了。
■對話
越秀銀幸頤園養護院院長周雯芹:
長護險讓更多長者住進養老院
記者:結合您的從業經歷,對養老行業的發展,您有哪些感受?
周雯芹:我從事養老行業10年了。10年前,養老機構對老年人的精神照護方面關注不足。2016年開始,養老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政府支持增加,大企業進入養老產業,硬件更新速度加快,人才培訓增加,行業高端論壇也多了起來。
有很多老人不是不愿意進入養老機構,而是沒有辦法支撐一些護理費用?,F在有了長護險,可以為老人解決一部分護理費用,讓他們能享受到專業、系統的護理服務,受到了歡迎。
記者:目前養老行業面臨什么難題呢?
周雯芹:養老行業想要引入人才比較難,也比較難留住人才。
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普遍收入不高,月收入能過萬的少之又少,他們的升職、提薪也比一般行業慢,這些都是養老行業對年輕人吸引力不大的因素。
南方日報記者 關喜如意 實習生 吳立洋
統籌:洪奕宜 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