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1日佛山三水區白坭鎮中社村和中盛農業生態園開園至今,43畝玫瑰葡萄已銷售近5/6,只剩下不足8畝地,郁郁蔥蔥的葡萄架上仍掛滿一串串翠綠欲滴的玫瑰葡萄。開園首日,線上直播帶貨吸引16萬人次觀看,線下數百名游客入園采摘,售出葡萄800斤,營收近4萬元,同時還收到了幾家水果批發商投來的“橄欖枝”。
三水是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唯一縣級試點。中社村成立專業合作社探路農旅結合發展路徑,讓“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逐步實現,正是三水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的縮影。
試種果苗枯死了
2019年初,佛山市三水區白坭鎮中社村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由村民小組長何文勝牽頭,18戶村民家庭自愿入股,籌資近300萬元成立了佛山市和中盛種植專業合作社,啟動了農業生態園的建設工作。第一期項目就是建設和中盛葡萄園,種植從日本引進的玫瑰葡萄品種,面積43畝。
67歲的歐彩容就是股東之一。“我把自己的私房錢都投進去了?!睔W彩容說,一開始家人并不支持,因為大家都沒經驗,對種葡萄持觀望態度。
信心來自去年參觀了清遠的葡萄園?!盀樽尨迕袢媪私猬F代農業和項目發展前景,我們帶著村民跑遍珠三角,走訪調研中山、清遠種植大戶。”何文勝介紹,通過現場參觀學習,村民不僅對現代農業有了充分認識,更對項目發展充滿信心,回來后18戶家庭入股葡萄園項目。
然而,葡萄園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去年3月,中社村葡萄園首次試種,因連續降雨及果園排水系統等基礎建設未完成,最終果苗都被淹死??粗菸摹⒓毤毜墓?,歐彩容寢食難安。
為破解難題,葡萄園請來專業種植師傅。賦閑在家的歐彩容一邊聽著質疑聲,一邊學習種植技巧,每天早出晚歸,成為村里最積極參與葡萄園種植的人,也成為葡萄園專職員工,工資每日120元。
去年5月,隨著葡萄園大棚搭建完畢,7000株果苗種下了。歐彩容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呵護著果苗。一枝枝光禿禿的果苗開枝散葉,結出盛夏的果實,歐彩容心里升起希望。
歐彩容介紹,自己入股2萬元,過去一年,光工資收入就已經有3萬多元,葡萄賣完還有分紅。
目前,村里有6至8名村民既是合作社的股東也是葡萄園的員工,他們日薪120元。此外,合作社還長期聘用村里一些年長的村民,促進農民就業增收。
葡萄豐收又暢銷
“玫瑰葡萄源自日本,青的爽口,黃的較熟,玫瑰香味更為濃郁,請大家試一下。”8月29日,梁顏芳熟練地介紹和指引游客入園采摘。葡萄園開園以來,38歲的梁顏芳成了專職銷售。
打開記賬本,梁顏芳可以清楚地看到哪天人流最多、銷售最旺,“最多的時候一天有四五百人,營業額高達幾萬元”。梁顏芳一家也是18戶入股家庭之一,梁顏芳的婆婆也是葡萄園的專職員工,全程參與葡萄的種植?!拔乙粋€月有3600元工資,比村干部工資還高!”婆婆第一次領工資回家時開心地說。
在家門口上班,曾經是梁顏芳的理想。過去,梁顏芳在陶瓷廠打工,后因生二胎辭職在家,如今小兒子已兩歲,但卻一直沒找到能兼顧家庭的合適工作。村里成立合作社,發展觀光農業,讓她的理想變成現實。
葡萄園也在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葡萄園的用地是村中原本零散出租給外耕戶的到期集體土地,以往租金不足每年1800元/畝,如今和中盛專業合作社以每年2500元/畝的租金承包。此外,合作社每年利潤的5%無償提留給村集體,用于村里的公共事業、慈善事業、文娛體育活動等支出。
何文勝算了一筆經濟賬,目前43畝葡萄,按照畝產1000斤,售價38元計算,總產值約165萬元。
“今年第一年葡萄園只種一造,明年進一步提升科學種植水平,畝產可達2000—3000斤。”何文勝說,接下來,生態園將規劃建設鄉村花海、兒童樂園、田園民宿等功能區,打造集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復合型體驗休閑式生態園,探索發展農旅文融合發展的鄉村產業振興路徑。
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唯一縣級試點,為推動“三農”工作,三水積極推廣“合作社+小農戶”共營共享發展模式,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
據統計,三水共發展區級以上合作社134家,蘆江水產合作社成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培育農業龍頭企業61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5家,61家農業龍頭企業基地面積達5.06萬畝,年銷售收入40.58億元,凈利潤2.15億元,帶動農戶2.83萬戶,戶均增收3685元。
依托農業合作和農業龍頭企業,不少農村結合新農村建設、潔凈鄉村建設,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將“美麗”轉化為生產力,引領村民邁向小康生活。據統計,2019年,三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536.9元,增長11.8%。
南方日報記者 張秀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