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廣州舉辦2020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88場)。廣州市政府高裕躍副秘書長介紹創交會的整體情況。
受疫情影響,2020創交會調整到9月23—25日在保利世貿博覽館4號館舉辦。也就是說,還有2天時間,2020創交會就要與大家見面了。
今年創交會的主題是“數字變革、創新引領”,創交會一如既往地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展示交易為手段,以落地轉化為目標,以全方位服務為特色,推動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集聚,打造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的創新創業平臺。
2020創交會的基本情況
展示展覽
今年創交會首次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線下展覽展示將設立防疫技術成果、院士團隊成果、中科院科研院所成果、“一帶一路”國際成果、粵港澳大灣區成果等11個展區,展覽面積為1.1萬平方米,展出項目成果800多項。
由于疫情原因,創交會同步開通“云上展廳”,有2200多個無法參與現場展覽的項目將會在線上展示?!霸粕险箯d”除了包含線下展區內容外,還增加了人工智能、汽車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體育科技等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為主的9個展區。
專項活動
圍繞“成果交易”這一中心任務,展會期間同步舉辦22場專項活動,包括在線下舉辦的未來科技峰會、創交會專利技術成果拍賣會、探索5G產業趨勢發展論壇、2020中國(廣州)風投圓桌峰會、全球移動互聯網開發創意大賽(MIC)、后疫情時期國際科技合作的機遇與挑戰論壇、第二屆現代精準農業科技創新高峰論壇等11場活動,以及線上舉辦的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暨產業融合創新生態體系建設高峰論壇、數字農業科技成果云推介、創交會國際項目路演活動等11場活動。活動主題涵蓋5G、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鄉村振興等多個領域。
展會亮點
本屆創交會將通過匯聚創新創業資源,組織卓有成效的展覽展示和專項活動,推動技術交易和成果轉化落地。展會將突出三大亮點:
37個中科院所單位106個項目參展
創交會將突出科技與經濟融合,強化產學研資深度合作的創新體系。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端科技人才帶來的項目仍然是展會的重點。中國科學院今年正式成為創交會的主辦單位之一,除了繼續舉辦去年大受歡迎的專利技術成果拍賣會外,今年將有37個中科院院所單位106個項目參展。鐘南山、封錫盛、王天然、陳鯨、陳軍等23名院士及其團隊帶來69個項目組成“院士成果展區”。
主辦單位九三學社中央發動了北京、青海、甘肅、山東、湖南、吉林、河北、山西、貴州等多個地區的九三學社社員帶來39個項目參展?!案咝3晒箙^”將展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廣州大學等高校的145個科研成果項目。除了這些,還有來自國內外的70多個科技社團、科研機構與近千家企業、20多家投融資機構、40多個創新創業團隊將通過創交會的平臺進行深入融合,促進產學研資深度合作。
今年專設“防疫技術成果展區”
創交會聚焦培育新動能,展示抗疫硬科技。本屆創交會關注疫情引發的產業變革和產業融合催生的新動能,以此為契機,本屆創交會將展示一批生物醫藥、智慧醫療、在線教育、遠程辦公、新零售等因疫情而快速發展的產業,以及智能經濟、共享制造、新型功能材料等熱點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今年專設的“防疫技術成果展區”,展示20個企業的70個項目,展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進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鐘南山院士團隊也應邀參展,展示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研制出的系列成果。
20多個國家的企業組團參加線上展覽
創交會還將謀求國際合作,擴大創交會國際影響力。國際化是創交會的明顯特征,推動科技成果國際交流也是創交會的重要任務。今年創交會有來自美國、德國、法國、以色列、韓國等20多個創新型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將組團參加線上展覽。
在以色列駐廣州總領事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創交會將在線下舉辦“以色列日”主題活動,除了重點組織一批在國內的以色列企業項目(50個項目)參展,還將舉辦“以色列創新在中國成功的合作模式分享”“以色列創新科技項目路演”等專項活動。除此之外,還將在線上舉辦德國、韓國的國際項目路演活動,促成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小檔案
創交會是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和廣東省政府、廣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在創新創業領域的重要展會活動,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國內外科技合作交流、助力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創交會已經連續舉辦五年,今年是第六屆。在過去五年,創交會共展出創新創業成果6800多項、在成果交易平臺發布項目超過1萬項、累計促成轉化落地項目涉及金額394億元,促成了一批優秀科技成果項目轉化落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南方日報記者 李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