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沿海經濟帶,一個世界級臨海產業帶正加速崛起。
9月26日,湛江徐聞港通航,徐聞至海口航行時間縮短一半;茂名加快發展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打造世界級綠色化工和氫能源產業園;在汕頭,亞青會主場館項目鋼結構主體提前實現全面封頂……
建設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廣東強化“陸海統籌、港產聯動”,隨著中心城市能級逐漸凸顯,現代化交通體系加速構建,一批產業龍頭項目加快上馬,現代產業支撐不斷強化。
汕頭湛江強化產業集聚功能
聚焦重點領域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汕頭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全力把紡織服裝、工藝玩具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為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湛江以鋼鐵、石化為龍頭,著力發揮臨港工業集聚效應,兩大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級不斷凸顯。
9月,在汕頭,潮汕環線高速公路榕江特大橋橋面鋪裝全面展開,向年底全線建成通車目標沖刺;在湛江,中科煉化第一批開工裝置已打通全流程,首批化工產品順利上市……
站在新發展起點上,汕頭將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第三代半導體等重大產業,壯大海洋能源、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5G產業園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汕頭37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76.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7.8%,其中55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84.7%,進度位列全省第一。
在沿海經濟帶西翼的湛江東海島上,3個總投資逾200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依次排開。湛江鋼鐵三高爐系統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明年7月點火投產;與湛江寶鋼毗鄰而建的中科煉化今年6月正式投產,秋季首批3.38萬噸國六汽柴油及首批280噸聚丙烯樹脂產品先后出廠;巴斯夫首批裝置正式打樁開建,“湛江制造”的塑料及熱塑性聚氨酯等產品將在2022年底前推出,滿足華南地區乃至整個亞洲市場多個增長行業需求。
海陸空交通建設齊頭并進
9月17日,玉湛高速全線通車,從廣西玉林到廣東湛江車程縮短為1.5小時。
隨著深湛高鐵、汕湛高速、化廉高速建成通車,廣湛高鐵、茂湛高速改擴建、廣東濱海旅游公路、湛江國際機場等項目加快推進,湛茂陽三市互聯互通變得更快速便捷。
在粵西,立足長遠的海陸空交通建設齊頭并進。
湛江的陸路交通,已經呈現廣湛、合湛、深湛、張海、湛海等高鐵“五龍入湛”,渝湛、廣湛、玉湛、汕湛、湛徐高速“花開五瓣”的新格局。
在陽江,陽江機場已完成選址報告編制等前期工作,廣湛高鐵陽江段將于今年全線動工建設,陽江港加快大橋建設和豐頭作業區開發,不斷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打造現代化綜合性億噸級大港。
為實現空鐵聯運、無縫對接“零換乘”,湛茂陽三地在積極推動深湛鐵路湛江國際機場支線項目加快建設,粵西地區有望實現“空鐵一體化”。
在粵東,汕潮揭同城化交通網絡擴張加密。在建和規劃新建5條,已通車運營4條,9條縱橫交錯、成環成網的高速將形成以汕頭為中心、輻射周邊區域的高速大環線,如同大動脈一般搏動在汕潮揭區域。
汕湛高速汕頭段進入攻堅收尾階段,計劃年內通車運營;串聯起沈海、汕昆、潮惠、揭惠、汕湛等多條高速的潮汕環線高速汕頭段,朝著年底建成通車加快推進。
潮州提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其中,以大潮高速、疏港鐵路、汕漳高鐵為主動脈,聯結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將打造閩粵“小灣區”,實現“小灣對大灣”。
重點項目鞏固支柱產業體系
吊機林立,工程車來回穿梭,茂名濱海新區東華能源烷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工地一片繁忙,正朝著2022年建成投產的目標穩步邁進;今年7月底,茂名港博賀新港區通用碼頭工程(一階段)通過竣工驗收,宣告茂名首個深水公共碼頭邁入運營階段。
以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沿海經濟帶打響了一場構建未來支柱產業體系的大會戰。
在西翼,通過重點發展臨港鋼鐵、石化、裝備制造、能源(新能源)、物流等產業,一條重化工業產業帶崛起。
茂名聚焦聚力綠色石化、化工新材料和氫能源產業,培育打造支撐茂名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支柱和新興產業集群。今年,僅茂名濱海新區有13個在建省市重點項目,共投資641.93億元。
陽江加快打造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步伐,首期第一批4個風電場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7.7億元。
在東翼,電子信息、玩具、陶瓷、精細化工、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加快建設,并優先發展布局能源、石化、臨港工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經過3個月密集對接,8月底,揭陽計劃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39個簽約項目正式啟動。
在潮州,益海嘉里、智能衛?。ǔ敝荩┊a業園、世界潮人文旅基地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華瀛、華豐、深能源等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紛紛落地。
汕尾陸豐臨港工業園產業集聚效應初顯,吸引明陽智慧能源集團大型海上漂浮式風機及基礎制造、青島天能重工、臨港工業園生活配套等項目接連落地,一座世界級風電產業基地正加快成型。
南方日報記者 吳思旻 黃嘉鋒 辛均慶 達海軍 劉穩 劉棟銘 張俊 林捷勇 陳欣欣
統籌:駱驍驊 趙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