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抗美援朝期間,廣東各界做了這些事

            70年前的今天(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揭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是一曲雄壯激越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凱歌。廣東人民在這場偉大的群眾運動中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也經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廣大人民的政治覺悟空前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為增強。同時還大大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使之積極投身于各項社會改革和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工作中去,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掀起抗美援朝運動熱潮

            10月2日,美國悍然越過三八線,戰火迅速蔓延到中國東北邊境,新中國受到嚴重威脅。中共中央果斷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略決策,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赴朝參戰,揭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華南分局領導全省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宣傳周活動,宣傳控訴美帝罪行和舉行反美示威大游行,各民主黨派發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聯合宣言。

            1951年5月18日,廣東省抗美援朝分會成立,省抗美援朝分會主席為李章達,副主席為李凡夫、杜國庠,秘書長為饒彰風。省抗美援朝分會成立后,與廣州市抗美援朝分會聯合發出《關于繼續普及和深入開展抗美援朝運動的通告》,號召省、市各界民眾迅速行動起來,深入開展抗美援朝運動。

            廣東省開展的抗美援朝運動,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一是有領導、有組織地進行;二是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三是把擁軍優屬工作和反美愛國運動結合起來;四是把抗美援朝運動與每一個人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因此,在抗美援朝運動中民眾工作熱情高漲,有助于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6500名廣東青年志愿赴朝

            廣東全省抗美援朝運動主要圍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宣傳控訴、愛國行動、發動社會各界捐獻、開展優待烈軍屬活動。

            廣東各界通過宣傳控訴、游行示威,樹立群眾對美帝國主義的仇視、鄙視、蔑視觀念,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全省抗美援朝運動以廣州開展得最早,規模最大,并對整個華南地區起帶頭與示范作用。

            后來,口頭的控訴逐漸轉入自覺的直接的愛國行動,全省掀起了志愿參軍、赴朝作戰的熱潮。廣東部隊除抽調原第四野戰軍若干部隊建制組成志愿軍赴朝參戰外,廣大指戰員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軍。僅兩廣縱隊就抽調3000多名戰斗骨干參加志愿軍,開赴朝鮮作戰。1950年1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和政務院發出關于招收青年學生、青年工人參加各種軍事干部學校的聯合決定,廣大青年積極響應祖國召喚,隨即掀起報名投考軍事干部學校的熱潮。據統計,從1950年12月至1951年8月,廣州市共有2.2萬多人報名投考軍事干校,被批準錄取3271人,分別輸送到陸軍、空軍、通訊兵、鐵道兵等兵種。全省共有57萬名青年志愿報名參加各種軍事干部學校,有6500多人志愿赴朝。

            發動社會各界開展捐獻運動。1951年6月1日,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推行愛國公約、捐獻飛機大炮和優待烈軍屬的號召,全省各行業、各階層人民熱烈響應,掀起了捐獻飛機和大炮的熱潮。全省人民以高漲的愛國熱情,捐獻財物,為抗美援朝前線捐款購買飛機、大炮、棉服、棉被、干糧等戰斗武器和生活用品。在抗美援朝捐獻運動中,全省各地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在訂立愛國公約時,都將訂立捐獻計劃作為愛國公約的內容之一。

            據統計,到1952年5月止,廣州市人民先后捐獻金額達1064萬元,可購買戰斗機71架。全省其他地區如汕頭、湛江、韶關、佛山、江門等地也捐獻了大量財物。全省群眾捐獻武器款2159萬元,可購買戰斗機144架。

            廣東還開展了優待烈軍屬、撫恤殘廢軍人的運動,包括救濟貧苦烈軍屬,召開烈軍屬代表會議,組織群眾向烈軍屬賀年、慰問,成立榮譽軍人學校,發放殘廢金,安置榮譽軍人等。此舉不但提高了烈軍屬的社會地位,解決了他們的部分困難,更為在前線作戰的志愿軍解除后顧之憂。

            前線勝利同樣也鼓舞了后方人民

            抗美援朝前線作戰的不斷勝利和英雄事跡,也鼓舞了后方人民加倍努力,增產節約。各業各界聯系本身工作制定以愛國增產、捐獻武器和優撫工作為重要內容的愛國公約,把已經激發出來的愛國熱情傾注到日常工作中去,形成推動國家建設的強大力量。

            工農群眾響應毛澤東主席發出的“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號召,開展了熱火朝天的增產節約運動。

            工人階級提出了“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槍炮”的戰斗口號,發揚高度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國家增產節約了大量財富,保證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及時而充分地供應了前線的需要。

            農民提出了“有人出人,有糧出糧”的口號,開展農業愛國增產競賽運動,努力提高產量,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為確保朝鮮前線的糧食供應作貢獻。

            祖籍廣東的海外華僑、歸國華僑僑眷、港澳同胞也大力支援抗美援朝斗爭。

            【資料來源】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 第2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4年版,第58~63頁。

            【欄目指導】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

            【南方日報記者】王聰

            【黨史精讀欄目主持人】王聰 張麗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视频_町村小夜子_漂亮华裔美眉跪着吃大洋全集_国产精品爽爽影院在线
            <strike id="rvrjv"><b id="rvrjv"></b></strike>

                  <address id="rvrjv"></address>

                    <form id="rvrjv"></form>

                      <noframes id="rvrjv">

                      <address id="rvrjv"></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