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送爽,菊香醉人。
一年一度的美麗約定——羊城菊會如期而至。作為廣州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連續舉辦時間最長的專業菊花展覽,廣州文化公園第61屆羊城菊會將于11月14日起免費向市民游客開放。
其中,菊花景組預計在11月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整個菊展至12月初結束。本次菊會以“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將展出菊花主題景組16座,菊花小園圃作品26組,藝植造型菊 60座、扎作造型菊40 座,品種菊近450種,大立菊、懸崖菊、盆景菊、樹菊等藝菊1000 多盆,各類時花、盆菊3萬余盆。
今年菊會有哪些亮點?不如跟著南方+一起先到園里去逛逛:
1. 杏林菊香——全國首次引入中醫藥文化題材的菊展。
本屆菊會以“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其舉辦不僅僅是在展示菊花之美,更是以菊為媒,傳播中醫藥文化,全國首次將中醫藥文化引作主題展開策劃,以嶺南獨特的菊花藝術展現中華國醫的博大精深。中醫藥治療流行性疾病具有獨特的優勢,尤其是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發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貢獻了中醫力量。菊花以其豐富的藥用價值很早就為人們熟悉,并成為中醫藥的重要一員?!靶恿帧笔侵嗅t學界的代稱,“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中人”等指從醫之人醫術高超或醫德高尚。本屆菊會以“菊香”歌詠“杏林”,表達了人們對醫護工作者這一抗疫英雄群體的崇高致敬。
2. 精湛菊藝——中醫藥景組彰顯中國智慧。
懸壺濟世,造型巧妙。進入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正門會標—“懸壺門樓”。據《后漢書·費長房傳》記載:“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睆拇?,后人稱行醫為“懸壺”。而“懸壺濟世”日漸成為治病救人的代名詞。這里的壺,指的就是葫蘆。只見葫蘆形體優美,色黃如金,寓意吉祥福祿。景組大氣磅礴,長22米、高8.3米,以葫蘆的造型巧妙設計成門樓,結合菊墻、折扇、藝植菊花,很好地突出了“菊香滿載杏林情”的主題。
根據“菊香滿載杏林情”的主題,策劃設計人員精心構思,巧妙選取中醫起源、中醫名人、中醫典籍、中醫診斷、中醫理療、中醫理念等六大方面展開設計;共設計出“神農嘗百草”“懸壺濟世”“本草綱目”“望聞問切”“和諧共處”等九大主題景組;各大主題景組均充分運用了借景、對景、框景、對比等園林布置手法,巧妙將中醫藥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到菊花景組中。景組結合大立菊、盆景菊、懸崖菊、品種菊、扎作菊等多種經典菊花元素,把一個個經典中醫藥文化故事通過精湛菊藝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廣大游客在欣賞菊花的同時深刻領略到中醫文化的風采。
中醫經典,菊藝再現。中軸線西側有代表中醫起源的景組——“神農嘗百草”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之祖,以“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毒”的“大德”聞名于華夏民族幾千年。景組長20米、高5米,主體采用大型藝植菊扎作而成的濃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圍樹葉、親嘗百草的遠古之神——神農,仿佛穿越數千年而來,屹立于我們眼前。
中軸線東側則有代表中醫發展進入鼎盛時期的景組——“本草綱目”,景組同樣長20米、高5米。主體是用菊花扎作等技法營造的“一本書”,象征《本草綱目》這本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植物學著作;配以“藥圣”李時珍人物造型,展現其采集草藥、制作標本的場景,加上菊花扎作的“百子柜”,展示自古以來中醫藥在疫病防治上作出的卓越貢獻。
最大景組,展現和諧。本屆菊展最大景組當屬中心廣場的“和諧共處”,景組長30米、寬15米、高5.2米,它也是近10年來羊城菊會最大的一個主題景組。中醫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陰陽平衡,引申到自然界就是生態平衡、和諧共處。經過新冠疫情的洗禮,人們更加懂得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景組用精湛菊藝,以不同形式、手法塑造出不同的動物形象,游客穿梭其中,在欣賞菊藝的同時,能更深刻地感悟道:與大自然和睦共處,齊建生命共同體。
3. 青春飛揚——第二屆高校菊花小園圃競賽戰火重燃。
2019年羊城菊會首次推出“菊香傳新韻”廣州高校菊花小園圃競賽,受到了高校廣大師生的熱烈追捧,參賽非常積極,競爭非常激烈。2020年羊城菊會,第二屆廣州高校菊花小園圃競賽如期而至,激烈戰火再次點燃。本屆競賽共收到14所高校的26支隊伍的報名,以本屆菊展主題“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展開小園圃設計、營造、展示等活動,進行同臺競技角逐。
本屆菊花小園圃競賽有如下特點:一是學校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積極組織,在資金、人力、物力均給予了充分支持。二是同學們參賽熱情高漲。其中一所高校更是發動了全系報名參加,共設計了20多組作品,最后因名額限制只能通過內部競賽選拔出參賽隊伍。三是參賽作品質量高,今年的參賽作品無論從主題立意、設計手法、施工質量均比上屆有大幅度提高,大部分作品對中醫藥文化的主題挖掘、提煉、表現都讓人眼前一亮。比賽場上,高校學子們陽光、自信、專注的表現無不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是本屆菊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年輕人的參與為羊城菊會注入了新鮮的活力,讓菊藝傳承看到了希望。
4.精品薈萃——一眾新穎品種首次亮相羊城菊會。
為進一步充實羊城菊會的展覽內容,文化公園每年都會積極考察花卉市場引進全新品種。今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但園方還是積極主動考察了更多廣佛地區菊花栽培和育種的專業信息。今年,公園從專門從事嶺南菊花栽培和育種研究的農業科技公司引進了紅菠蘿、黃中王、紐扣菊、乒乓菊等新穎品種進行集中展示。
其中的一個品種乒乓菊頗為引人關注,因為外形像乒乓球而得名,有黃、綠、白、紅四種顏色,常作為鮮切花使用,現場盆裝展示比較少見,原產自日本。乒乓菊造型討巧、可愛,而且保鮮時期較長,花語是代表愛情圓滿長久。
另一個品種紐扣菊又名解熱菊、玲瓏菊,原產于歐洲,是一種早為古歐洲人熟悉的多年生植物,它有輕巧的葉子和芬芳的花朵,其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帶有清爽香氣,因而被認為能凈化周圍空氣,其花語為清澄。還有紐扣菊早于公元前78年已被用作藥草植物,與本屆菊會的主題可謂十分相符。
5、薪火相傳——首設分會場讓菊花文化走進市兒童公園。
羊城菊會擁有60多年歷史,是廣州唯一一個擁有如此悠久歷史,并且延續至今的大型花事活動。在菊會初期,文化公園菊花展覽是由各公園、機構送展品到公園來展出。同時也設置分會場,由公園指導部分公園進行菊花景組的布置。但隨著時代發展,此情此景不再。近年來,隨著羊城菊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菊會分會場再次“重出江湖”。在今年的菊會中,羊城菊會首次設立分會場,讓菊花文化走進廣州市兒童公園。11月15日,“童心識本草羊城菊韻飄”主題菊花展將于廣州市兒童公園舉行,展示羊城菊會長達60多年的歷史。屆時,現場不僅有精品菊花展、菊花圖片展,還有菊花知識小游戲,一定會讓你收獲滿滿。
近年來,羊城菊會在向青少年傳播菊花文化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先后舉辦了“我是小小園藝師”菊花園圃制作活動、“育苗成花”——親子認種菊花活動、“菊香傳新韻”——菊花小園圃制作評比活動、“童畫東籬”寫生活動、第60屆羊城菊會科普活動等一系列青少年活動?;顒邮艿綇V大青少年的熱烈追捧,傳統菊花文化得到了進一步傳承與弘揚。
不僅如此,菊會期間會組織多達20場的配套活動,為歷屆之最,等待您來體驗。包括文藝演出、互動體驗、創意集市、小園圃創作等形式,讓廣大市民游客從多維角度感受到菊花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中羊城菊會創意小集市將帶你感受非遺廣東醒獅活力,看看非遺大師中華銅印的陽剛細膩和廣州蛋雕的精巧技藝,近距離了解廣繡精妙絕倫的技藝。其間,還有市內多個高校設計專業學生創作團隊帶來其得意創作產品,例如園林文創產品、嶺南佳果茶寵等等。快來羊城菊會創意小集市感受非遺魅力和新生代的創造力吧!
此外菊會期間羊城講古壇戶外專場在公園瀉玉崖景點重新登場,顏志圖、姚煥然、彭嘉志等一眾粵語講古大咖領銜開講,“原文再續書接上一回……”。仿佛時空穿梭,大家又回到了昔日那個“擔凳仔、霸頭位、聽古仔”的溫馨場面。
【文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郎慧
【攝影】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吳偉洪
【剪輯】莫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