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金融合作,要抓緊落實已出臺的各項金融政策措施,把重點擺在進一步推進雙向開放和互聯互通上?!?1月16日,在珠海舉辦的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現場,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為琴澳兩地的跨境金融發展獻上“三通”之策,即推動資金通、便利服務通、加快規則通。
研究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賦予的責任與使命,珠澳兩地為此也做過不少努力和嘗試。境外股權投資創新試點、內地企業赴澳發債、澳門金融機構內地設點、兩地金融部門定期會晤……從現狀看,一點一滴的嘗試在部分領域開始破冰。不過,兩地跨境金融真正的“三通”距離期待還有不小的差距。
跨境資本如何流動自如?各類機構可否順暢跨境營業?規則管理能否打破“圍墻”?正如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裁李國棟在本屆金融周圓桌論壇中總結的那樣,業內大咖們有著共同心聲:快!著急!大有可為!
11月16日,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在珠海成功舉辦。企業家們就琴澳金融合作等議題展開探討。(攝影:關銘榮)
錢進錢出
跨境資本如何流動自如
資本的跨境流通,簡言之,就是讓境外的資金進得來,讓境內的資金出得去。
不久前,IDG資本通過珠海市QFLP(即由境外企業或個人參與投資設立的,以非公開方式向境外投資者募集資金,投資于國內非公開交易企業股權的企業)政策試點,主導完成一筆6億美元的S基金交易,成功引入大額海外資金。
事實上,全省地級市首家落地QFLP試點的企業,是一家澳資企業——禮達聯馬(珠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禮達基金”)。禮達基金董事總經理田潔在金融周圓桌論壇上表示,其正嘗試與大灣區內的中山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依托其科研資源和醫療資源,在大健康領域進行投資。此外,也在嘗試與國內頂級機構嘉實資本合作,在橫琴準備設立一只投資大健康醫藥領域的基金,希望調動起澳門與內地兩邊的資本、兩地的項目,共同參與。
關于跨境股權融資,雙邊的資金應用問題上,澳門政府層面方面也有不少動作。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副行政總裁黃獻軍表示,工行(澳門)是澳門金管局粵澳基金的管理人,目前,共計200億元人民幣的基金現已使用186億元,而且成效良好?!肮蓹嗷鸬哪J?,可以通過政府層面的推動,讓澳門的資金融入到大灣區的建設當中?!?/p>
“澳門本地債券市場過去幾年從無到有,已漸露雛形。澳門目前主要是希望吸引內地大型企業,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葡語系國家等的機構和企業,利用澳門債券市場發債?!卑拈T創新發展研究會常務理事王耀告訴記者。
在中華(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MOX”)掛牌成立一年后,珠海華發集團發行的澳門首單公募公司債券成功上市。在業內人士看來,其開創了內地企業赴澳門發行公募公司債券的先河,對于澳門國際資本市場形成、打造特色金融服務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而橫琴方面,也希望大力引入澳門的民間資本。橫琴金融投資趙國沛表示:“澳門的民間資本還是非常豐富的,我們最近也在積極謀劃,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推動把澳門民間資本引入內地的項目中來,分享我們內地經濟發展的成果?!壁w國沛還提出,橫琴金投將掏出真金白銀,做兜底的安排,希望給澳門投資者信心。
你來我往
各類機構可否順暢跨境營業
幾天前,首單粵港澳大灣區專屬重疾險在珠海簽約落地,這個由橫琴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研發推出的“橫琴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疾病保險(A/B款)”險種,最大的特點是方便粵港澳三地居民享受大灣區內的優質醫療資源,緩解三地居民的跨境醫療難題。
跨境保險、跨境支付、跨境理財、跨境貸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三地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需求越發迫切,各類金融業務開展也亟待打通關節。
2017年1月,澳門本土發鈔行之一的大西洋銀行進駐橫琴,成為第一家澳門本土銀行在內地開設的分行,填補了澳門金融機構籌建內地分行的空白。而中國工商銀行在澳門率先設立分行后,在推進跨境金融業務方面創下了多個第一,如第一家獲準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第一家發行離岸人民幣存款證、第一家開展離岸人民幣銀團貸款等。
相較于兩地銀行業務開展的如火如荼,目前兩地在保險服務的銜接則稍顯滯后。
在第三屆十字門金融周上,澳門保險公會的代表、中國人壽(海外)澳門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大力坦言,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澳門保險公會發聲,希望可以在內地設立跨境保險服務中心,為購買了港澳保單的客戶提供續期、繳費、理賠等服務?!澳壳?,粵港澳三地在產業、信息等方面的融合已經比較充分,而保險融合反而是比較滯后的,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p>
張大力舉例說,“歐盟已經實現了一輛車可以在聯盟內部任意一個國家完成查勘和理賠,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大量的三地牌、兩地牌及港澳單牌車在通行,澳門保險公會希望可以加快推進三地的保險融合,在車輛保險上早日實現一張保單保三地?!?/p>
“其實跨境保險目前遇到最大的一個瓶頸,是服務平臺搭建好了以后,雙方監管環境法律體系不同?!崩顕鴹澱J為,跨境保險服務中心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要解決產品批準等方面的分歧。李國棟表示,去年其造訪中國人壽海外總部時,雙方已經基本達成一種共識,希望雙方共同設計一款產品,既滿足于香港、澳門的法律和監管的要求,又符合內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要求。
金融業已成為珠海經濟發展新引擎,有力地支撐了珠海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繁榮。圖為橫琴新區金融島。(攝影:關銘榮)
打破“圍墻”
金融能否分線管理
“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這既是大灣區建設的難點,同時也是最大的機遇和優勢。”肖鋼認為,推動琴澳金融雙向開放,構建跨境金融互助、互補、互動的關系,關鍵是要搞好規則通。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現狀而言,當前澳門與直接投融資相關的基礎設施薄弱,金融市場、金融業態還不夠齊全,但本地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旺盛。這意味著琴澳跨境金融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幾天前發布的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也透露出澳門搞好金融業的決心。其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規,推進信托法的立法和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的修訂工作,加強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大灣區企業來澳門發行債劵,落實跨境雙向“理財通”試點,促進跨境投資便利化,助力人民幣的跨境流動和使用。
而珠海,尤其是橫琴方面也做了不少銜接的準備工作。例如在金融基礎設施服務方面,橫琴新區公共數據中心、橫琴智能超算中心一期等已建設完成,電力、通信(如5G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可為澳門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運行和維護提供良好支持。珠海還可借助與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運營公司的聯動優勢,助力澳門和內地金融基礎設施的進一步互聯互通。
在頂層設計層面,今年,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提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措施,打通資金雙向流通渠道已箭在弦上。
“金融業務專業性、政策性比較強,涉及面比較廣,外溢性大,所以要把規則通搞好,建議橫琴和澳門兩地建立專門的機構,全面梳理兩地金融規則、資格、標準的差異?!毙や摻ㄗh,在這個基礎上深入研究這些規則、資格、標準怎么統一,或者怎樣互認的機制以及步驟。
金融業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期待十分迫切。在趙國沛看來,橫琴在制度層面的一大創新是分線管理,其本身是用于通關方面的,特別是貨物貿易。他提議,這一創新同樣可用于金融領域?!拔蚁虢鹑诟嗍琴Y本項下的,能不能在金融領域也有像分線管理這樣的開放、創新的突破性舉措出來,我們很期待。”
(作者單位: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