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全國技術合同交易數據,北京的技術合同成交額以6316.16億元蟬聯全國第一;廣州為2256.53億元,在全國城市中排名僅次于北京,位居第二;上海為1815.27億元,排名第三。
技術合同成交額是衡量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指標。廣州技術合同成交額在“十三五”時期大幅增長近7倍。其中,2017年成交額357.51億元,僅排名全國第九;2018年成交額719.38億元,同比增長逾1倍;2019年成交額1273.3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7%,保持全省首位,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二;2020年再度同比增長了77%,歷史性突破2000億元,躍居全國城市第二。
技術合同登記是科技創新工作中重要一環,合同成交數據實現飛躍與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密不可分。當前,廣州全力打造“1+1+4+4+N”戰略創新平臺體系,推動各類優質創新資源高效聚集。2020年,廣州地區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2089.09億元,同比增長70.57%;同時,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1633.09億元,同比增長82.30%,首次超越了深圳。
廣州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南沙科學城為極點,以“一區三城”為主陣地,打造鏈接全市科技創新關鍵節點的科技創新軸,構建承載廣州創新發展引擎的主脈絡。2020年,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區、越秀區、海珠區、南沙區技術合同成交額超百億,其中,天河區、黃埔區分別為735.42億元和618.48億元位列全市前兩位,南沙區成交額同比增長135%。
作為科技創新主體,2020年,廣州企業主導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055.93億元,占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的91.11%,同比大幅增長72.06%。
從產業領域看,2020年,廣州電子信息、城市建設與社會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與高效節能、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等專業領域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百億。其中,電子信息領域成交額為660.24億元位于首位。
技術合同數據還顯示,廣州跨境技術交易優勢日漸凸顯:各類創新主體積極引進國際科技創新資源,2020年廣州地區從境外引進的技術合同成交額147.6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9倍。
此外,廣州科技能力也在不斷推廣和擴散,廣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東亞周邊國家和地區,重點在智慧城市建設、電子信息、智慧交通等高新技術領域提供科技創新服務。2020年,廣州地區輸出境外的技術合同成交額266.31億元,同比增長107.91%。
【南方+記者】李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