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廣州市中小學“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暨深化紅色教育系列活動在廣東廣雅中學開啟。
廣州市中小學“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暨深化紅色教育系列活動開啟。
系列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包括推進思政課“三百”工程、開展中小學黨史知識競賽、開展紅色研學實踐活動、組織“紅心向黨”主題活動、開展紅色教育“雙爭”活動、推進紅色教育“百千萬行動”、擦亮“紅色教育”品牌、開展“尋訪初心故事”活動、開展“羊城青年心向黨”——黨史學習系列活動等9項內容。
學生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廣州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爽說,開展黨史學習、深化紅色教育是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載體。
陳爽說,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扎實推動系列活動的深入開展;廣大教師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從教初心,鍛造自我、提升自我,帶頭參加學習教育,帶頭講好黨的故事,帶頭傳播紅色文化,努力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優秀引路人;廣大青少年學生要自覺投身黨史學習教育,在回顧紅色歷程中傳承紅色基因,在觸摸紅色記憶中賡續紅色血脈,為青春插上真理的翅膀、錨定奮斗的方向、樹立追隨的榜樣。
廣東廣雅中學學生講述《楊匏安的故事》。
“心有所系,方能行遠”。首屆廣州市“百名優秀思政課教師”、廣東廣雅中學政治科教師林金樺說,中小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要立志成才,必須勤奮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努力做到修心立德、志存高遠、錘煉意志,做一個心靈純潔、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
現場參與活動的學生孫賢明表示,作為一名學生和新時代的接班人,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多為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例如參與志愿服務、在社會和學校里多多幫助別人。這不僅可以充實自己,還能延續雷鋒精神。
廣州市執信中學高一(4)班學生劉星陽說,作為學生,應該學習黨史,銘記黨的光輝歷程,牢記黨的崢嶸歲月,繼承黨的光榮傳統。他介紹,目前學校已經將黨史學習融入他們的學習生活中。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國旗下演講、歷史課講解等形式,他們學習黨史,并通過各類實踐活動體會黨的精神,更加明白自己的責任、使命和擔當。
【記者】馬立敏? 實習生 劉怡婷
【通訊員】穗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