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1個“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又顯露出涉及短視頻、游戲直播等新業態的版權保護問題。在國新辦昨日的發布會上,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于慈珂表示,國家版權局高度重視短視頻侵權盜版的問題,2021年將繼續加大對短視頻領域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數據顯示,與短視頻的千億版權市場相比,直播占比較小,但網絡游戲的版權市場則高達2000余億元。隨著游戲直播變成游戲產業的一個重要板塊,其涉及到的版權問題逐漸浮出水面。
騰訊和網易等游戲大廠都曾將直播平臺送上被告席且都勝訴。不過,修訂后的《著作權法》將保護范圍擴大至“視聽作品”,龐大的游戲直播市場下,游戲畫面的歸屬又該如何界定?
其實,曾經的游戲廠商與直播平臺也曾度過一段時間的蜜月期。游戲廠商希望依靠直播來帶動流量,而直播平臺也希望通過游戲的直播獲得利益。
如今,競爭格局發生變化,在歷經數年殘酷競爭之后,這個曾經被資本擠滿的直播賽道,格局逐漸明朗——虎牙、斗魚、企鵝合并,騰訊一統游戲直播第一梯隊江湖;快手、B站、字節環伺,百度收購YY后亦不可忽視。
游戲廠商與直播平臺之間的糾紛,表面看是游戲直播行業的版權保護,背后實則是核心利益的沖突,“短時間內是大廠的局部戰爭,并且在護城河還未完全構建時,游戲廠商不會進行大規模的版權限制”,游戲產業觀察者張書樂告訴南都記者。
版權“達摩克利斯之劍”
作為游戲行業的衍生產業,游戲直播涉及到廠商、主播、直播平臺、MCN、用戶等眾多利益主體。南都記者注意到,與游戲直播相關的糾紛有兩類,第一種是未經許可直播或轉播電子競技比賽直播畫面,第二種則是未經許可直播網絡游戲。
如今,“電競比賽”需獲得授權已成為游戲直播平臺以及游戲廠商的共識——虎牙、快手、B站等直播平臺每年都會花費重金購買KPL、LPL等賽事的版權。但另一個爭議性的問題出現,在眾多游戲直播畫面成為“名場面”攫取流量和打賞之際,玩家游戲直播畫面以及其衍生剪輯品是否有版權屬性,歸屬于誰?主播、平臺還是游戲廠商?
2019年情人節當天,騰訊游戲發布了《關于直播行為規范化的公告》,公告中第十條明確提出嚴禁“侵害游戲廠商和內容創作者的著作權,通過任何方式損害內容創作者或版權方權益”,直播版權問題被擺上臺面。第二天,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應騰訊公司申請,向西瓜視頻下達了行為保全禁令,要求西瓜視頻立即停止以直播方式傳播《王者榮耀》游戲內容。據悉,這是中國游戲直播行業的首個行為保全禁令。
在被稱為“網絡游戲直播平臺與網絡游戲制作商著作權糾紛第一案”的網易訴華多案例中,網易指出涉案電子游戲《夢幻西游2》屬計算機軟件作品,游戲運行過程呈現的連續畫面屬于類似攝制電影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且法院最終支持了網易的主張,認為華多侵害了網易公司對其游戲畫面作為類電影作品之著作權,判決華多賠償2000萬元。
對此,廣州一上市游戲廠商內部人士表示,這些案例意味著司法傾向于加大網絡游戲直播中游戲畫面的著作權保護,且對未授權游戲能否直播有一個定性,“不談妥,播不了”。不過,該業內人士同時強調,對于游戲廠商而言,不會直接要求追責或者賠償,一般先通知平臺下架,如果平臺不配合,才會有后續的發展。
不過,德恒律師事務所晏子楠律師告訴南都記者,2020年11月新《著作權法》修改通過后,原有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已被“視聽作品”取代,關于權屬定性還為時尚早,也不能一刀切。尚未構成新作品的網絡游戲直播畫面版權應歸屬于網絡游戲開發者所有;已經構成新作品的網絡游戲直播畫面版權則歸屬于玩家或者攝制者所有,但玩家或攝制者對網絡游戲直播畫面的傳播和使用應該經過原著作權人許可。
這也意味著,游戲內容與游戲直播內容存在天然的版權關聯,作為下游行業,直播行業本質上依賴版權授權,主播群體基于版權創造,且這種創造屬于以盈利為明確目的的商業化開發行為?!鞍鏅鄦栴}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時時懸在游戲平臺以及主播頭上,用戶跟著內容走,而主播也會跟著游戲走”,張書樂表示。
大廠間的“局部戰爭”
事實上,與任天堂等主機游戲廠商對直播平臺的嚴苛對比,以“免費增值”為核心商業模式的中國游戲廠商,與直播平臺多數時候都是合作共贏的關系。隨著中國本土游戲過去五年的飛速成長,這種微妙的共生共贏關系也極大地催生了游戲直播行業新業態的迅猛生長。
接近網易的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游戲廠商要推廣,平臺要內容,大家都需要流量和用戶,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是伙伴關系而非敵人關系,“直播是游戲推廣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單以項目組的想法來看的話,他們也不愿意與直播平臺打官司。如果需要在直播平臺上有游戲專區,則會涉及授權問題”。
《絕地求生》這一戰術競技游戲在中國的走紅,離不開直播平臺的流量貢獻。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馬曉軼數年前曾表示:“直播大大幫助了本身已經非常豐富的游戲周邊更加速向用戶拓展。”不久之后,騰訊宣布戰略投資虎牙和斗魚,在版權方面達成更多的戰略合作。
即便與YY直播陷入口水戰的網易也一直強調,“網易對游戲主播與直播平臺持開放包容的心態”。
一些體量稍小的游戲公司想要出圈或許更依賴直播平臺。對于直播平臺上的游戲,一位游戲廠商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有些是用戶自發直播,有些是根據產品的宣傳時期找的主播”。
業內人士指出,真正讓游戲廠商警惕的,是脫離了直播平臺約束、極端逐利的主播群體,一方面基于游戲廠商的熱門作品未經授權的商業化開發賺打賞,另一邊為廠商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口碑和監管壓力。
此外,張書樂對南都記者指出,“版權的爭議來自于利益,短時間內版權爭奪是巨頭的戰爭”。過去版權侵權的現象并不是沒有發生過,只是因為大多數游戲公司考慮到直播平臺的流量同樣能反哺游戲人氣等原因,鮮少游戲公司主動起訴直播平臺侵權。即使現在,也只有頭部企業在維權,背后不僅是直播平臺的斗爭,也是巨頭們的博弈。
游戲直播格局暫時較為穩定,騰訊旗下的虎牙、斗魚、企鵝電競在垂直領域一家獨大,但如今快手、B站,以及收購了YY的百度正環伺。不過,格局穩定并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可以高枕無憂,“廠商不是一成不變的,若有其他非騰訊系游戲出圈,版權也是一大利器”,張書樂指出。
分析人士指出,當初斗魚、虎牙在上市之前最大的一個動作是接受騰訊的入股,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消除其版權方面所存在的隱患。騰訊雖然也入股了快手與B站,但二者的競合關系會因市場的變化而偏離,由合作轉為競爭,版權則是競爭壁壘之一。至于百度,此前曾傳出收購觸手直播,而觸手直播也曾得到過騰訊的全量游戲授權。而YY與網易一戰,或許更能提醒百度版權的隱患問題。
除了直播平臺外,游戲廠商也在暗自較勁。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在騰訊直播體系內,會對其他大DAU產品進行限制,一般不讓大主播來播。而騰訊和頭條系從互嗆上升至連發9條游戲直播禁令,更是將戰爭搬至臺前。
觀察
無版權做不了直播壟斷問題或出現?
通過著作權權屬界定是否就能完全解決游戲直播行業的版權糾紛及競爭問題?中國人民大學競爭法研究所執行所長、大數據區塊鏈與監管科技實驗室主任楊東曾表示,游戲直播市場的理想格局是:市場自由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但事實是很多游戲廠商通過鼓吹著作權等權利,意圖將游戲直播權屬完全歸于自身平臺名下。
游戲直播等平臺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利用數據流量入口來限制、排除競爭,打壓其他小型平臺的行為應遭到反對。
目前,直播平臺的游戲越來越集中于個別頭部企業,如果將游戲直播的產權全部賦予游戲商,其他平臺未經授權直播游戲構成侵權,則會導致另一個問題,對于想要觀看直播的觀眾,只能選擇到與游戲商利益相關的直播平臺去觀看,觀眾所面對的是一個視頻信息壟斷平臺,而沒有多個平臺的自由選擇權。對于市場參與者而言,則意味著“沒有版權做不了游戲直播”。
此前華多訴網易不正當競爭案中,華多稱網易限制玩家只能在特定平臺上直播《夢幻西游2》,并將游戲軟件和直播平臺捆綁安裝,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廣東高院判定,《夢幻西游2》游戲畫面屬于類電影作品,網易公司作為著作權利人,依法享有禁止他人未經許可直播該游戲畫面的權利,相關合同約定不屬于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因此不構成壟斷。
對于是否構成壟斷,行業律師告訴南都記者,主要看幾點,游戲廠商和直播平臺之間的合同安排是否損害用戶利益;其次,需要界定該種游戲直播的相關市場以及該平臺的直播能否達到反壟斷要求的比;其三是游戲廠商旗下的直播平臺是否存在其他排除、限制競爭等行為。
“對于頭部游戲廠商而言,目前采取大規模的版權卡位戰并不合適,將會自己陷入壟斷陰影里,因為布局還未完成,旗下產品還未形成優勢。另外,騰訊旗下游戲直播平臺雖然占據較大份額,但若以游戲直播這一市場來算,并沒有絕對的優勢”,張書樂表示。
互聯網娛樂產業研究課題組出品
統籌:石力
采寫:南都記者 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