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有你們,幫我挽回了14萬多的經濟損失,真的太感謝你們了!”4月30日,事主楊先生專程來到梅江公安分局三角派出所,激動地向民警遞上一面錦旗,對民警嚴厲打擊犯罪、真情為民解憂表示誠摯的感謝。
3月5日14時,楊先生匆匆來到梅江分局三角派出所報警,稱其于3月4日至5日期間,被人以冒充軍警購買軍需食品的方式騙走145500元。接報后,辦案民警立即展開調查,在資金流向上發現了有價值的線索,并一路深入追蹤。
陌生人加好友 “微”來一筆生意
經了解,做餐飲生意的楊先生在3月4日收到一條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梅州市某看守所武警領導,對方表示要訂120份快餐和一批牛肉罐頭,而牛肉罐頭需向指定商家購買,所有費用統一結算,并將牛肉罐頭的商家聯系人微信推送給楊先生。楊先生與商家溝通后,商家表示牛肉罐頭貨款是29.7萬元,要先支付定金14.55萬元。當楊先生支付定金后,商家卻一直不發貨,且以各種借口要求繼續轉款,楊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選擇報警求助。
智慧反哺實戰追蹤從南到北
隨著案件偵查工作的開展,辦案民警發現,詐騙人員與楊先生之間只有微信聯絡,再無其它交集。在市局、分局相關警種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辦案民警以相關關鍵線索為突破口,充分運用智慧新警務平臺進行深入研判、串并分析,發現一名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女子劉某(女,40歲,吉林省人)有重大取款嫌疑。
“必須趕快將劉某找到,防止涉案款項被轉移。”考慮到電詐騙案件中,涉案錢財會在短時間內被轉移,民警決定立刻前往吉林抓捕犯罪嫌疑人劉某。3月14日,辦案民警走過陽春三月的南方,來到冰天雪地的吉林市,冒著刺骨的寒風,在當地警方的配合下,輾轉3天終于成功將劉某抓獲。
依托政策攻心錢財失而復得
“破案不是完結,追贓挽損才是目標”。審訊期間,面對民警出示的鐵證,犯罪嫌疑人劉某沒有狡辯的余地。此時民警最關心的是如何將楊先生的損失追回來。通過多次宣講主動退賠贓款可以從輕處理的政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嫌疑人劉某終被說服,委托家屬全額退回涉案錢財。
4月23日,經梅江區檢察院批準,公安機關對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嫌疑人劉某依法執行逮捕,同日,事主楊先生也收到了劉某家屬退回的錢財,目前,案件仍在偵查中。
南方日報記者 黃韜煒 通訊員 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