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鐘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勛章”。當天,記者從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已受邀參加2020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屆時,鐘南山院士團隊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研制出的系列成果將公開亮相。
還記得鐘南山院士趕赴武漢時在高鐵餐車休息的照片嗎?時間回溯到1月中旬,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就以進入緊張的抗疫工作中。
“醫院是第一戰場,廣醫一院兵分六路作戰?!眹抑攸c實驗室的陳濤博士介紹,廣醫一院在保證收治的基礎上,派出多支團隊奔赴廣州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漢口醫院、協和西院和伊拉克,參與抗疫。
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鐘南山團隊的研發成果。
除夕當天,呼吸與危重癥科專家桑嶺進駐金鷹潭ICU,此后40多天里累計收治60多個病人;2月2日,該實驗室的張挪富教授帶隊接管武漢協和西院重癥病房;3月初,重癥醫學副主任醫師徐永昊隨隊趕赴伊拉克,支援國際抗疫事業。
除了治療外,早發現,早隔離,病毒檢測也十分重要。通過患者感染后的體液免疫應答特征,趙金存教授研發出我國首批血清檢測試劑,并于2月22日獲批投用。此外,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多家單位推出了一系列快速檢測試劑。
2月4日,廣醫一院的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家臨床中心”)成立武漢病毒診斷分中心,鐘南山院士“云掛牌”。截至5月,國家臨床中心組織18個核酸檢測小組,累計在全國檢測450余萬例,為國家緩解核酸檢測壓力和疫情監測做出了積極貢獻。
2月9日,鐘南山攜團隊發表論文《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特征》,通過全國的1099例確診患者,回溯新冠病毒特點,為國內外疫情防控提供重要臨床經驗。
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介紹鐘南山團隊的研發成果。
此外,鐘南山團隊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已深入到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在患者糞便中分離出感染性活病毒進行病毒溯源;讓小鼠感染新冠病毒方便抗體、疫苗研究;配合張伯禮院士在600多種中成藥和經驗方中,選出合適的防治藥物……
作為集臨床、科研、教學、人才培養和產學研轉化為一體的呼吸疾病綜合防診治研究中心,除了科研外,國家重點實驗室還推出一系列減小感染風險的醫療器械。其中,智能咽拭子采樣機器人引人注目,可以在避免接觸情況下,機械臂只需10秒,便可完成病人的咽拭子采集,有效率與人工采集情況沒有差別。
此外,隔離凈化采樣臺、兒童隔離病床、開放式隔離病床、醫用隔離診臺等器械已被全國五十多家醫院選用,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的創交會上,這些醫療器械將作為創新成果進行展示。
目前,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并未停止對新冠疫情的研究。陳凌教授團隊利用復制缺陷型腺病毒載體系統開發了抗新型冠狀病毒載體疫苗,近期已進入臨床二期研究,預期年底可以“人體挑戰”形式用于應對緊急情況。
“雖然進度沒有其他疫苗的進展快,但穩扎穩打,我們有信心做好?!标悵硎?。
南方日報記者 李鵬程 劉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