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建立紅黑名單管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并將家政服務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中
自“南粵家政”工程啟動以來,梅州累計開展家政服務培訓超過1.6萬人次。大量經過專業訓練的“客家大嫂”,走出梅州、走向大灣區
◎《南方》雜志記者/葉石界 發自廣州
◎本文責編/郭芳
4月28日下午兩點半,梅州市“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窗外大雨傾盆,室內熱鬧非凡。一場別開生面的競賽,在這里展開。
穿著客家特色服飾的黃杏紅,麻利地熨燙衣服、收納折疊、插花噴水、烹飪家庭餐……黃杏紅是來自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南粵家政”社區服務網點的一名從業者。此時,她正和其他從各縣區選拔出來的參賽者一起,拿出看家本領一較高低。
在這場由廣東省人社廳、梅州市政府聯合主辦的梅州首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中,來自梅州各地的72名選手,競逐育嬰員、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和醫療護理員的市級“技術能手”。
這場技能大賽,是當前梅州全力推進“南粵家政”工程的一個片段。“技能培訓提升,為廣大婦女提供穩定的就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力量,也讓‘客家大嫂’品牌走出梅州、走向大灣區。”梅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貧困戶到創業老板
“每一次比賽的精心準備,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學習的過程?!眲傋呦沦悎龅狞S杏紅興奮地對《南方》雜志記者說。競技場的比拼,帶來的不僅是榮譽,更是提升。
因為獲得一項技能,更多人有了穩定工作,甚至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今年50歲的五華人鄧文香,想不到人生會迎來巨大變化。女兒患有先天性智障,多年求醫欠下沉重債務,加上兒子上學開支、家里缺少收入來源,讓這個原本就艱難的貧困家庭看不到希望。
2014年,鄧文香向找上門來的縣就業部門幫扶干部表達了希望學習一項謀生技能的意愿。隨后,她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免費家政培訓。新生兒護理、產婦護理、月子餐……鄧文香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為了贏得客戶信任,一開始她還自己騎著摩托車到10多公里外“開拓市場”,免費上門提供服務。慢慢地,她得到了客戶認可,有了穩定的收入,一年后月入達三四千元。
2017年9月,在培訓老師的鼓勵下,鄧文香以人力入股的方式和培訓老師合辦了一家家政公司。五華縣人社部門則在縣就業指導中心二樓為她提供了免費的培訓場所。從此,她多了一重角色,實現了從貧困戶到老板的轉變。
“現在公司有10多名員工,其中3個原來還是精準扶貧戶?!编囄南愀嬖V記者,公司每天至少能接到一兩單訂單,多的時候有上10單,為員工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就業機會。
像鄧文香這樣的創業者,在梅州并不少見。黃杏紅也是其中一位?!白龅煤镁蛣摌I,可以帶動更多婦女就業致富。”她說。
在惠州一家工廠流水線工作了10多年的盧水玉,無意間發現家政原來是那么搶手。2019年,她決定改行,拿到了育嬰證后很快就找到一份保姆工作?!叭粘Ш⒆樱鲎霰?。一個月休息4天,一開始月收入就有6000元,后來還持續加工資,比原來在工廠的待遇好多了。”她告訴記者。
有了經驗后,今年春節前夕,盧水玉回到五華縣一家家政公司,開始從事團隊招聘和培訓等工作。對她來說,這是一次職業的躍升。
盧水玉告訴記者,家政從業者的月收入一般在7000~13000元?!半S著技能的提升、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的增加,收入會越來越高”。
目前,梅州全市共有家政服務業企業443家、養老服務機構169間,母嬰、居家、養老、醫護等家政服務從業人員近2.5萬人。家政服務漸成規模,是梅州打造“客家大嫂”的堅實基礎。
“客家大嫂”流向珠三角
“以肚臍為中心,手掌順時針輕撫,一圈為一回合,做4~8個回合……”在梅州興寧市“我愛寶貝”月嫂培訓中心,培訓中心負責人林利芳為新學員演示寶寶排氣操。旁邊的學員們聚精會神,邊看邊練習。
有著10多年育嬰從業經驗的月嫂林利芳,早已把培訓開到了梅州的每個縣區。林利芳經常深入鎮里,為當地的婦女提供免費教學?!白?013年成立培訓中心以來,我們已經培訓了3萬多名家政服務人員,特別是近些年場場爆滿?!闭f起來,林利芳臉上滿是自豪。
鄧文香就是參加了她的課程之后,才走上了家政服務這條脫貧致富之路。鄧文香高興地對記者說,她組建的培訓學校也剛剛獲批。
自“南粵家政”工程實施以來,梅州市大力開展培訓工作?!皬臉I人員的素質決定了家政供給的質量。”梅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擴大供給規模、提升家政質量,梅州把實施“南粵家政”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作為重要抓手。
2019年11月,梅州制定“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實施方案,并配套了養老、居家、母嬰和醫療護理等四個服務領域的培訓方案。梅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梅州與高校、職業(技工)院校、企業等開展深度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鋪開了“一老一小、一家一醫”家政服務的培訓。
自“南粵家政”工程啟動以來,梅州累計開展家政服務培訓超過1.6萬人次。其中大量的經過專業訓練的“客家大嫂”,流向了珠三角發達城市。
“我們與深圳、東莞、廣州等珠三角的家政服務中介形成了密切的聯系,他們有大量的市場需求,我們則培養了不少專業服務者,可以很好地實現供需對接?!绷掷几嬖V記者,光是她創辦的培訓機構,就有六成從業人員走出梅州,流入了珠三角家庭。
“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強家政人才隊伍建設和職業技能培訓,暢通技能人才選拔和晉升渠道,培養更多的優秀家政技能人才,進一步打響梅州‘客家大嫂’品牌?!泵分菔姓泵貢L黃偉華說。
開設線上線下“服務超市”
在4月28日技能大賽開幕當天,梅州市“南粵家政”服務超市揭牌運營。走進服務超市,可以看到各縣區主要的家政企業都在這里集中展示,成為梅州家政服務的品牌窗口。
五華縣家政服務協會會長汪菊芳告訴記者,接下來將依托服務超市,進一步在各鎮設立服務站,打造鎮一級縮小版的“服務超市”,加強縣和鎮的聯動,以標準化規范基層的服務。
除了線下基地,梅州也把這個平臺搬到線上,構建了網絡平臺。
打開“梅州家政超市”微信小程序,客戶可以選聘自己心儀的月嫂、鐘點工、衛生保潔員等服務,服務明碼標價,客戶還可以對服務質量留言。
“我們以家政服務機構為主體、從業人員為資源、雇主需求為終端,將家政從業人員的持證上崗、誠信服務、等級評價、服務滿意度調查等納入平臺中,設置信息咨詢、供需對接、評價管理、服務監督等功能,為三方提供高效的對接平臺。”梅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家政,是一個服務性很強的領域,要讓從業者安心服務、雇主用得放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重要保障舉措。
今年2月,梅州市出臺了“南粵家政”工程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除了技能培訓,還在信用體系、標準體系、產業體系等建設方面進行了部署。
在從業者看來,梅州的一個有力舉措,是建立紅黑名單管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并將家政服務誠信記錄納入社會信用體系中。家政企業和從業人員的服務信息,將在“南粵家政”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網絡平臺和信用梅州網站公布。
“雇主通過我們平臺下單,服務好不好可以進行評價。從業者被投訴一次的要召回來考核培訓,投訴三次的就要列入黑名單,不再使用?!蓖艟辗几嬖V記者。
梅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繼續培育省市縣各級家政服務龍頭企業,并支持龍頭企業發起成立家政行業協會。“在龍頭企業和協會的帶動下,相信家政行業將更規范,產業鏈將更發達,也將為珠三角輸出更多家政人才?!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