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成為終止疫情的競賽,也重塑著整個疫苗產業。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25日,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54671.4萬劑次。
此前,中國疾控中心表示,預計到明年,中國新冠疫苗接種可以達到國際普遍認為的實現全民免疫的標準,這意味著在中國將有9億~10億人接種新冠疫苗。
在這場競賽中,國產新冠疫苗持續表現亮眼。27日,中國生物公布了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Ⅲ期的相關臨床數據,其兩款疫苗保護效力分別為78.1%和72.8%。
疫苗接種加速度,賽道或收緊
近日,廣州市民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意愿持續高漲,廣州衛健委表示,當前全市新冠病毒疫苗供應持續,可滿足近遠期群眾接種需要。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25日,31個?。ㄗ灾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54671.4萬劑次。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于當地時間周二表示,如果公司尚未進入申請緊急使用授權的討論流程,FDA可能會拒絕審查和處理關于新冠疫苗的新的緊急使用授權請求。
自從新冠疫情暴發,美國于去年3月13日宣布開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FDA通過緊急使用授權途徑批準的藥物、診斷試劑和醫療器械等超過250種以上。
有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個消息釋放了一個信號,在各大小制藥廠商爭搶新冠疫苗賽道的情況下,美國FDA或正在收緊各家新冠疫苗的市場準入通道,國外新冠疫苗的市場格局或將初步成型,不排除中國也會很快跟進的可能性。
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疫苗行業由四大公司主導,分別是葛蘭素史克、默沙東、賽諾菲和輝瑞,壟斷了全球疫苗市場約九成的收入。2019年,全球疫苗市場規模約為326億美元,僅占全球制藥行業的約3%。
全球疫情暴發后,快速增長的疫苗需求和巨大的疫苗供應缺口,成為全球疫情應對的一體兩面。輝瑞&BioNTech研發生產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率先在美國獲準使用。緊接著,又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成為首批拿到“世界通行證”的新冠疫苗,為輝瑞疫苗的全球流通打下了基礎。公開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輝瑞收入達到146億美元,同比增長42%,業績主要由與BioNTech合作開發的新冠疫苗BNT162b2貢獻,銷售收入達到34.62億美元,預計全年銷售收入有望達到260億美元。而巴斯德、默沙東等傳統疫苗企業都退出了新冠疫苗的研發和生產。
與此同時,諸多小型制藥公司入局新冠疫苗賽道,整個疫苗行業正面臨動蕩的“大洗牌”。Moderna、阿斯利康、Novavax等過去市場知名度較低的制藥公司通過研發新的疫苗品種,快速搶占新冠疫苗市場,在短時間內成長為行業巨頭。
總體來看,中國、美國、英國、印度及其他歐洲國家的制藥公司集中了全球新冠疫苗的大部分產能,與之對應的是,各個國家訂單量的涌入所帶來的龐大市場利潤。
按照各家2021年的目標,加總起來,輝瑞&BioNTech、Novavax、強生、Moderna四大美國制藥公司的疫苗產能至少達48億劑。實際上,公開資料顯示,這四家公司拿到的訂單總和已超過40億劑。此外,英國阿斯利康也斬獲了超過20億劑的訂單。
根據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的估算,全球大約需要110億劑新冠疫苗,才能達到“群體免疫”。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幾家大型制藥公司掌握了全球近一半的疫苗供應量,而FDA可能收緊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或將進一步穩固當前的疫苗行業格局。
國產疫苗優勢凸顯
目前,國內已有4款自主研發的新冠疫苗獲批上市,其中包括3款滅活疫苗——國藥集團2款、科興中維1款,以及由康希諾與陳薇院士團隊共同開發研制的1款腺病毒載體疫苗。因此,在國內疫苗市場中,國藥集團、科興中維等廠商占據了頭部地位。
從產能來看,公開資料顯示,國藥集團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2021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以上;科興中維原液車間(三期)正式投產后年產能可達20億劑;康泰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獲批使用后規劃產能2億劑,腺病毒疫苗可實現4億劑年產量;智飛生物獲批的重組蛋白疫苗設計年產能為3億劑。綜合來看,這幾家廠商的產能共計接近40億,占據了國內新冠疫苗市場的大頭。
此外,國內疫苗廠商正在加快融入全球疫苗市場。中國在去年10月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開展的Covax計劃,承諾向Covax捐助1000萬劑疫苗,并以捐贈和出售兩種方式向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國家提供疫苗。此外,國藥集團生產的新冠疫苗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也為中國疫苗進入世界市場“亮綠燈”。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4月底,中國已經累計出口超過1億劑疫苗,已向至少80個國家和3個國際組織提供疫苗援助,向40多個國家出口疫苗。其中,科興中維已累計向全球提供了2.6億劑新冠疫苗,其中60%以上提供給中國之外的國家。國藥疫苗已經在45個國家或地區接種了6500萬劑。
27日,中國生物公布了兩款新冠滅活疫苗Ⅲ期的相關臨床數據,也成為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臨床三期數據。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生物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兩針接種后14天,能產生高滴度抗體,形成有效保護,且全人群中和抗體陽轉率達99%以上。其中中國生物所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BIBP)、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WIBP)兩款新冠滅活疫苗的保護效力分別為78.1%和72.8%,所用毒株(WIV04和HB02株)分別分離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兩名患者。
兩個疫苗組均未出現重癥病例。接種后7天總不良反應發生率在WIV04組為44.2%,HB02組為41.7%。接種后8-28天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6.1%和15.5%。并且,這兩款疫苗安全性好,不良反應多為注射部位疼痛,程度輕,具有一過性和自限性,無需特殊治療。
而據此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消息,截至4月12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兩個附條件上市新冠滅活疫苗國內共計接種超過1億劑,未發現與疫苗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這是國內接種量最大、安全性最好、全球使用最廣泛的新冠疫苗。
產能方面,為保障國內外巨大的新冠疫苗供應需求,2021年3月,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已經啟動三期生產基地的建設,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啟動了二期擴大產能的建設,合計年產能有望達到30億劑。